供,花錢去杭州米市上買。
“你知會田氏兄弟他們一聲,要想用呢,都可以。他們那地方我就不一一開公所了,可能會在黃州設一個。”
黃州治所黃岡,對面就是武昌,九省通衢,商業潛力巨大,值得在哪里擴展。
跟林永談完后,密會了揚州的趙立。趙立依然是那樣,滿腹牢騷,主要是朝廷壓制他北伐。他的兵力還是三萬,主要是徐楚軍,但練的已經非常精猛。還有揚州兩萬鄉兵可用,都是李慢侯當年練出來的防御部隊。
利用真揚的財稅,他已經擁有一支一萬人的精銳騎兵,一人三馬,戰馬不是女真馬就是契丹馬,備馬也都換成了川馬和大理馬,自認為兵強馬壯,可以一戰。
李慢侯提醒他,入秋之后,很可能金兵會再次南下。到時候他會在徐州一帶跟金軍死戰,希望到時候趙立能夠幫他。趙立滿口答應,甚至說哪怕到時候朝廷不同意,他也要出兵,這已經被憋急了。
通過年初的戰斗,李慢侯發現,趙立手下的部隊,已經能跟金軍主力進行正面會戰,只是在技術層面差距還很大。他的騎兵機動性并不是靠備馬數量能解決的,騎術劣勢根本無法彌補,而且騎兵戰斗經驗很差。
金兵小團隊配合,是與生俱來的生活習性。尤其以五十、一百人這樣的規模,最能發揮他們的戰斗力。金軍平時也以五十騎為一隊,他們的最小固定建制也不是百人的謀克,謀克以下還有蒲輦作為謀克副手,可以統帶五十人戰斗。行軍都是以五十人為一隊,相隔百步。戰斗同樣以每五十人為一隊,前二十人全裝重甲,持棍槍,后三十人輕重操弓矢。遇敵陣中游騎兩騎,躍馬而出,先觀陣。一個百人隊就可以做出技術迂回,向左右展開,或前后結隊,百步之內,弓矢齊發,打亂對手陣型,則整隊壓上,如果不行則結陣應對。宋人評價其“分合出入,應變若神。”
上次在滁州的低山丘陵中,趙立的大兵團展不開,遭受金兵小規模攻擊,被打的很慘。
在揚州一番活動之后,用了將近一個月時間,回到海州已經是九月底了。
姜滑從遼東帶著主力回來,如何安排他們,立刻就要著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