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州,除了濟南府外,都擁有這樣的女真謀克村寨。可惜總量還是太少,又對周邊漢人沒什么號召力,互相戒備多于互相扶持。結果他們反倒成為一座座孤島,在有組織的宋軍面前,被徹底摧毀。
齊州、之后的淄州情況差不多,但到了青州就不一樣了,不是這里沒有女真人,而是這里的女真謀克們,大多都跑了。青州以東是濰州,他們向從萊州開過來的范溫投降,加上更早投降的兗州,至此濟河以南的山東地區,都被李慢侯收復。
而時間才剛剛過去了一個月,李慢侯甚至都沒賴得及進行詳細計劃,穩步推進,認真施展一場大型戰斗,他的北伐任務就這么草草完成。
但趙立在開封府的戰斗卻很艱辛,他還是一貫的猛攻,疾風驟雨一般的手段。但劉裕將這里當做首都,精兵強將和可靠的心腹都聚集在這里,算是拼了老命。河北一帶的女真人也派來了援軍,去年秋,金太宗大局將女真部落內遷,主要就在河北一帶,目的是解決每次南下距離過遠的問題。內遷的規模不小,情報顯示“是秋,金左副元帥粘罕悉起女真土人散居漢地,惟金主及將相親屬衛兵之家得留,令下之時,比屋連村,屯結而起”。
這次遷徙是女真人第一次大規模遷往漢地,遷來的主要是一些附屬部落,因為完顏氏、烏林答氏等女真大姓,早期跟隨太祖起家,他們都是權貴,而權貴的部屬是不用遷的。因此遷來的,都是一些小姓部落,雜姓女真。甚至大量的渤海人、奚族人和契丹人。
這讓在最危急的時候,劉豫得到了五萬女真大軍的支援,讓劉豫可以重點防御一些重要地區。比如兩京地區,可連劉豫政權的核心,濟南府、東平府都被李慢侯輕易南下,說明女真人救援劉豫也沒多大勁頭。
李慢侯是最早北伐,也最早結束北伐的勢力。他并不貪功冒進,部將一個個為輕易得到的勝利所刺激,一個個都想趁勢過河,拿下大名府。可是李慢侯卻強壓他們的野心,過了河又能如何。跟女真騎兵大規模野戰?在地方上反復拉鋸,一點意義都沒有。
李慢侯啟用了大量文官,基本上都是當地土豪。所謂土豪并非一個貶義詞,大多是地方上的地主大戶,多數都是耕讀傳家,當然也沒出過大官,否則就不是土豪,而是士族。
李慢侯將更大的精力放在安撫地方上,大量委任土豪為州縣的中下級官吏,主官則主要是李慢侯的重要幕僚。委任水軍統制王襲兼任鄆城知州(東平府),坐鎮巨野城,屯兵梁山泊;委任王存遠為齊州(濟南府)知州,坐鎮歷城,協調河防糧草調度。其他幕僚也大都被撒出去,身上都兼任了州縣主簿這樣的財政官員,不是讓他們去搜刮,而是盡快撫民。跟土豪配合,將四散的民眾安撫下來,形成流民就麻煩了。
軍事上,沿濟河(北清河)布防,水軍大量前出。包括張榮招降的十萬梁山好漢,給予他們一筆固定的軍餉,每個兵一月一貫錢,跟李慢侯的軍隊相比很微薄。讓他們屯駐在沿河而建的一座座水寨里,每座水寨相隔十里,八百里河面上,搭建起了八百水寨,跟沿河城池形成密集的沿河防線。
還有薛寧在登州,范溫在膠州灣,建立水軍港口,訓練水師。既從海上調運糧草,也從海上支援河防。
不斷收集其他方向的情報。果然跟李慢侯判斷的一致,金軍救援劉豫很不積極。底層軍官普遍有這樣的情況下,認為“勝則劉豫得利,敗則大金招損”。女真人扶持劉豫這招棋,到底是不是一步好棋,一直都有爭議。至少讓女真人內部產生了爭議。上層有一些早期投靠女真的渤海、奚族大姓權貴,對女真人立劉豫不立自己不滿;中下層有女真軍官失去為國而戰的榮譽;底層士兵無法從劉豫的地盤劫掠財物。
好處是劉豫幫忙抵擋了趙構雄兵的北伐!北伐!北伐!
李慢侯覺得,女真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