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源不斷的補給,他變不出錢來,又不敢繼續增稅,他就是靠彈劾呂頤浩的月樁錢斗倒呂頤浩的,他不敢在這個問題上犯錯誤。
得給趙鼎找一條財路,否則趙鼎遲早還要打江北金融的主意,而江北金融系統,比朝廷的更穩定,更高效。李慢侯還打算滲透江南,怎么能容許趙鼎破壞江北。
既得給趙鼎錢,還不能讓趙鼎傷著自己,只能讓趙鼎鉆國債這個套了。
紹興四年,九月。
就在秋糧解庫,可依然無法滿足趙鼎預設的北伐預算而一籌莫展的時候,晏孝廣這個戶部尚書帶他去了杭州公所。
“借錢?”
“對啊。只能借錢了!”
“能借多少?”
“多少都行!”
“可有一千萬緡,我是說制錢,不是錢引。”
“區區一千萬貫,何足掛齒。”
“公所這么有錢?”
不由趙鼎不驚訝,輕輕松松拿出一千萬貫銅錢,朝廷都拿不出來。
晏孝廣搖頭道“不是公所的錢,是老百姓的錢。”
趙鼎皺眉“朝廷找老百姓借錢,是否有些擾民?”
他并非完全不了解公所,他手下的不少官員就派人在公所里充牙人,每年匯款、放貸,有不錯的收益,關鍵是不需要投入資金,而是抵押了田宅。放貸是有風險的,但匯款的風險極小,當然收益也少。
晏孝廣道“只要按期付息,老百姓賺點小利,談不上擾民。”
趙鼎又道“是否有失朝廷體面?”
他擔心這會讓言官彈劾。朝廷找老百姓借錢,又不是一次兩次,宋徽宗剛上臺的時候,還被富商堵過門呢。確實很丟人。
晏孝廣道“只要能還上錢,就失不了體面。再說了,朝廷可以選跟誰借啊,不向銅臭的商人借,還可以像知書達理的名門借,向王孫之家借。向佛爺借都行。”
趙鼎眉頭皺的更緊。公所一個平臺和場所,借款都是跟一個個認證的牙人來談,其中確實有一些是權貴之家充的牙人。比如張俊家,公主家,還有大量富得流油的寺廟,都有門人在這里打理,朝廷借了這些人的錢,想不還也不容易。他們有的人是真敢堵皇帝家的門的。比如那些肥頭大耳的和尚,跑去皇宮門前打坐念經,他這個宰相也就當到頭了。可恨這些人聚斂了那么多,他這個宰相卻要被戶部尚書拉到這里來借錢。
“朝廷要是不還呢?”
趙鼎冷笑道。
晏孝廣嘆道“那也不是不行。不過以后可就借不到應急的錢了。而且傳出去,不太好聽,有強取民財之嫌!”
宋朝官員多少知道信用不能破產的道理,宋徽宗那么胡作非為,被人堵了門,覺得丟了臉,也不敢說不還,而是讓蔡京想辦法。蔡京用了陰招,也不敢直接不還。
趙鼎嘆道“要是還不起呢?”
這是關鍵,朝廷財政困難,只能一步步增稅,一年只會比一年更窮,借了閻王債,哪里還得清!
晏孝廣笑道“誰說要一年還清了。可以一年借三年還。”
趙鼎點頭,分三年還的話,那壓力就小多了。
他又問道“如果三年都還不清呢?”
這也是有可能的,誰知道北伐會打幾年,萬一沒有年頭的打下去,別說三年了,十年都還不清,因為每年都在虧空。
晏孝廣笑道“我那賢胥給我出了一計,其實是不用還本的。”
“不用還本?”
趙鼎疑惑。
晏孝廣道“只付息即可。每年借新債還舊債,只要年年能借到錢,就不怕還不起!”
趙鼎皺眉“這樣不是跟窮人借青苗錢一樣,越借越多,根本還不清!”
晏孝廣道“這哪能一樣?青苗錢利息三成都算是良心,在公所借款,利息可以談。找一些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