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戰則戰,能和則和。無非戰和二字!”
林永派來的一個心腹幕僚說道,這是一個正經讀書人,沒考上科舉,但學識很雜,林永吹噓貫通儒釋道。
這些藩鎮身邊,聚集了大量無法融入朝廷正常渠道的人才,否則靠一群兵頭,可玩不起藩鎮。
“言之有理。敢問十方先生,我如今該如何做?”
李慢侯問道。這個貫通儒釋道的先生,自號十方,姓宋。
“能進則進,不進則守。”
十方先生說道。
這人很有道行,就是喜歡打啞謎,說話不清楚。
李慢侯道“請先生明示。”
十方道“金狄盡發陜西之兵,大有棄陜西之意。卻不知是否有棄河北之意?大王當急進,緩退,穩守!”
李慢侯點點頭,他也是這么想的。本來攻陷大名府后,趁勢北伐收復了河北東路,他就已經很冒險了。這段時間頻頻進軍,攻入了河北西路,跟韓世忠配合,都拿下了半個河北西路了,目的就是在試探女真人的底線。
按說女真人是不太可能放棄河北的,因為他們在這里安插了五萬戶女真人,但如果不愿意放棄河北,這次卻又將五萬謀克征發,帶著南下長江去了。
李慢侯點點頭“看來還是要議和。不知諸位有何意見?”
會見這些藩鎮,目的就是聽取他們的建議,李慢侯覺得應該給藩鎮一定的話語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