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不是更糟。
結果公主卻說“找他來就對了。陛下是不知道奸商有多奸,朝廷里那些大臣,根本就不行。晏湲比奸商還奸,用晏湲肯定能收到稅。”
公主這么狠奸商,恐怕是吃過虧。
趙構這么想。
不過默認了公主的說法。
“那就等晏湲來了再說。”
十日后,晏湲快馬加鞭從揚州一路趕到臨安面見皇帝,雙方都很急。
皇帝將任用晏湲在臨安征商稅的事情說了一下,問晏湲有什么辦法,晏湲卻說他剛來臨安,還不了解實情,請求給他三天時間,讓他了解一下。
三天后,晏湲入對。向皇帝提出了十幾條弊端。
臨安的商稅,主要是坐稅和過稅,坐稅是從五大稅場里收的,大宗商品繳納完稅才能進城,其中包括柴米等物。過稅主要是城門稅,進城交稅,沒有例外。
晏湲主要談的是其中的弊端,并且告訴皇帝說,怎么征稅其實都不好。只要征稅,民間必然受損。但征同樣的稅,盡量不擾民,就是好稅法。
現在臨安這里,稅吏為了多收稅,指食米為酒米,指衣服為布帛,甚至指旅客的行囊稱是貨物,稅額立刻增加。還有一些沿途過境的,他們也跑去攔河收稅,很是擾民。擾民不說,稅還沒收到多少,很多敲詐勒索所得,根本不上稅冊,卻要養活數以千計的刁鉆稅吏。
晏湲提了十幾條弊病后告訴皇帝,其實門稅、坐稅都是可以取消的,不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