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遼東的海風格外的冷,才剛到十一月,南關以西的海面上就不斷飄來浮冰,不停的撞碎在海岸邊。
這讓一些漁民搖頭嘆息,要封海了,這個冬天可不好過嘍,不知道上面還會不會帶人去征高麗,如果不去,可能就要餓死人啦。
南關人稠地狹,南北三百里地面上,擠著兩三萬人口,根本養不活。能開的土地都開了出來,也不過幾千畝地,還都是旱田,收不上多少糧食。養馬也養不了多少,如今只在一處處山口繁衍馬駒,然后運到滄州去養大,賣給宋人換回糧食。
靠養馬也不可能讓所有人吃飽飯,更多的還是靠吃海。沿著南關以南的海岸,修建了大大小小上百個漁村。砍伐山上的樹木,打造漁船,在遼海捕魚,一年到頭,只要海面不封,終年不息。
打出來的魚,做成咸魚,一部分賣掉,大多數留著過冬。
即便這樣,依然養不活所有人,兩年前,就在人心都要散掉,已經有契丹人開始往女真人那里跑的時候,南院蕭大王帶著三千人闖進了鴨綠水,攻占了大遼舊地保州。
遼國滅亡渤海國之后,曾經有大量渤海人逃過鴨綠水,高麗人支持這些渤海難民在江東建造了六座城池。后來又擔心這些渤海人造反,開始屠殺他們。大遼則因高麗藏匿渤海人,問罪高麗,兩國開始大戰。
最后大遼摧毀了江東六城,在鴨綠水東岸修建保州,并一直控制到遼東被女真人奪取。
契丹人是從一些保州來的走私商人口里聽說,保州還有大量遼人移民,日子很不好過。于是升起攻占保州,在鴨綠水立足的想法。
最后高麗人聯合女真人打來,蕭大王不得不放棄保州浮海歸遼。
這是第一次征高麗,非但沒能奪取立足之地,占領江東六城,反而帶回來一萬多人,一半是保州亡國遼人,一半是高麗女子。這些高麗女子除了三千人賞給了出戰將士,其他都賣給了宋人。
沒人想到這竟然成了一筆長期的買賣,之后兩年間,蕭大王六征高麗。已經不圖奪取遼國舊地,而是沿著高麗海岸劫掠財貨,新羅婢是重要的財貨之一。
于是這些契丹人在寇掠女真被阻止后,將劫掠目標轉向了東南方的高麗國。他們發現,高麗人比女真人好搶多了。他們還能得到宋國海盜和走私商的支持,用從高麗劫掠的包括新羅婢在內的財物,換取生活必需品和武器,日子這才堅持了下來。
由于能從高麗搶到財物,女人,糧食,這才激發起了契丹人的士氣,在遼南狹地堅持了下來。尤其是那兩萬從西北草原來的契丹少年,如今已經成長為合格的戰士,通過劫掠,他們擁有了寶甲、寶刀,磨礪出了堅強的性格。
只是高麗人就倒霉了,沿海幾千里,根本防不過來,之前還跟宋國為了曷懶甸起爭議,如今早就不提這回事了,倒是多次懇請宋國不要支持遼寇。為此高麗王特別允許東藩每年來高麗開京朝貢十二次,每個月一次。
東藩確實不在用水師支持契丹人,可高麗的遼寇之禍并未減少,因為大量走私販子和海盜再幫助契丹人。契丹人自己也打造出了可觀的水師,一群沿海漁民組成的小船艦隊,船不大,但采用了宋國福建一帶的帆槳設計,是一種湖泊船和海船的結合,“系湖船底、戰船蓋,海船頭尾。通長八丈三尺,闊二丈,并淮尺計八百料,用槳四十二枝”,一次搭載兩百人,往來如飛。
這樣的帆槳船契丹人有三百多艘,每年分批出海,劫掠高麗沿岸,對方的水師根本形同虛設。
這種劫掠不分季節,即便到了冬季,依然有可能出動。因為幾年前大家發現,即便到了冬季,也依然有航道能通南關東南海面。宋人后來說,大海上有一股暖流從宋國的南方往北流,剛好從高麗國的西側,一直到鴨綠水,然后沿著遼東東側往西南方向流下來,海水每天都在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