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皇帝的主意,還是趙鼎的主意,或者是秦檜的?”
李慢侯嘆道。
藩鎮法規定,朝廷要削藩、移藩、撤藩,都是要跟藩鎮協商的,李慢侯試圖建立一個可以商討的機制,一個藩鎮合理退出的機制。
“就不能是我的主意?”
吳國公主道。
“你的主意那肯定就是皇帝的了。也許是他們一致的意思,趙鼎和秦檜誰想出這種謀略都不奇怪。如果我猜的不錯,他們肯定還跟薛慶有接觸,打算買下兗州吧?”
“你怎么知道?”
吳國公主驚訝,朝廷跟薛慶的聯絡十分隱秘,沒想到還是泄露了。
“換了我,也會這么做啊。這樣朝廷跟我就能以魯中南的山區為界。往南流的河流基本上都控制在朝廷手里,我就只能往北。薛慶是個唯利是圖的人,什么都不圖,只求財。只要錢到位,什么都能賣。雖說山東控制在我的幕府手里,可名義上這些藩地都歸藩鎮管。薛慶管轄兗州、齊州、青州和淄州。兗州最窮困,山地太多。如果從薛慶手里買走,大概我也不會冒著跟手下藩鎮決裂的風險反對。如果真的反對,反而可能引起東藩集團內部分裂,朝廷坐收其利。”
吳國公主道“你都猜到了,你那還跟我瞎扯。”
李慢侯道“這種誅心的陰謀,大概就是秦檜的主意。其實還可以更大膽一些,如果他能讓張榮同意撤藩,我也不會反對。這山大王做的可不好,鄆州、濮州、濟州多好的地方,那些山大王們在衙門里開賭房,太不像話了。”
張榮控制的,也是魯北平原的好地方,但卻不好好經營,一個個交椅們瓜分了大大小小的官職,在地方上作威作福。導致這里的老百姓不斷往李慢侯控制區遷移,甚至還爆發過起義,張榮絞殺起義可不手軟,殺了個尸橫片野不說,還抓了許多人賣給山東的礦主。
“你不是騙我吧?要是張榮不從,朝廷強撤的話,你不會插手?”
張榮的水軍很厲害,但也就是欺負女真人不會玩水戰,朝廷手里現在也有能打的水師,不管是岳飛手里正經訓練的水軍,還是韓世忠手里能夠渡海的水師,都不是張榮能夠抵擋的,朝廷要撤張榮的藩鎮,張榮不同意,是有能力直接消滅藩鎮的。
“那我當然要插手。這是藩鎮法,是保護所有藩鎮的,其實也是保護朝廷的。朝廷一旦不按規矩撤藩,接下來藩鎮會再次對朝廷充滿不信任,朝廷就再也調不動藩鎮了。”
“那我回頭去說說。你答應了啊,不許反悔!”
吳國公主很奇怪,她說愿意支持李慢侯當皇帝,可又會幫朝廷算計李慢侯,似乎只是在證明她自己對李慢侯有強大的影響力,或者這是她實現自身價值的一種心理需求。唐朝的公主大概也是這樣施展影響力的吧。
“原則上同意了。你讓朝廷派人來吧,按照正規程序。就在朝藩年會上談。”
藩鎮法中規定,每年初朝廷都要派欽差來跟藩鎮談判,談的主要是每年藩兵軍費問題,藩政、藩財問題也都可以談,但每年都是走過場,因為每個藩鎮目前都對自己掌控財政很滿意,誰動都不行。
朝廷動作很快,削藩這種事,能不積極嗎?誰知道公主靠皮肉吹來的枕邊風,能保持多長時間的熱度?
所以很快就派人來東海郡王府談判,王府已經建好了,現在是整個東藩集團的核心,所有的命令都是從這里發出去的,每天在這里辦公的幕官不下千人,看著比朝臣還多,也更忙碌。因為東藩的管理,實在是太精細了,需要處理的文牘,恐怕比整個朝廷還多。
朝廷派來了秦檜,談還是從藩政、藩軍、藩財為主要內容。
只要能削藩,朝廷是愿意做出巨大讓步的,包括給錢。現在趙構越來越有錢了,晏孝廣父子幫助理財,財政收入年年增長,而且沒有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