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撻懶有意思。求封得封了,卻侮辱宋使。朝廷也有意思,要我討伐撻懶?”
關于撻懶的行為,變得越來越怪異。
“討伐倒不必了。撻懶說可以通貢。”
也就是可以做生意了。朝貢貿易已經中斷了一年多,損失巨大啊。而且一些貢使還被女真人扣押著,該派使者去把他們救出來了,希望女真人沒有殺他們。
東藩名義下的貢使,成分復雜,絕大多數時候,他們都是買許可,自行貿易的。東藩組織,導航的服務,但不保證他們的安全,他們的貿易跟戰和無關。
因此這種貿易風險巨大,很有可能正做生意呢,兩國開戰了,貢使就被扣了。但只要做成一單,拉一船貨物去遼東,收益就是巨大的。因為女真人不缺金銀,貨物緊缺。搶了太多金銀,境內通貨膨脹的厲害。以糧食計算,上京會寧府的物價是臨安府的五倍多。這還是他們自己吃不過來的糧食,他們自己無法生產的絲綢、布匹和瓷器,更是臨安的五十倍以上,由于航線已經是非常成熟的航線,海船是最好的海船,又主要沿著海岸行船,因此航行的風險很低,主要風險就是治政風險。
幸好這幾年女真人打的敗仗越多,就越講道理,很少殺使者。
“撻懶這是要干什么啊?不去打兀術,反而聲稱要先平遼寇,再清君側!”
消息不斷傳回,李慢侯對撻懶的行為有些失控。
沒想到弄來弄去,撻懶跟自己在遼東安插的契丹人勢力對上了。
不過他一想,很快就理解撻懶的意圖。遼東這里的人最恨的,其實就是契丹人,都不算世仇了,簡直是家家都跟劫掠的契丹人有仇,當年趁著女真精銳出戰,契丹人縱掠遼陽府,幾乎沒留下一座完好的謀克寨子,家家都有親人死于契丹人之手,而且很多人是一家就剩自己一個。如今娶了親,生了子,重新建立了謀克寨子,但仇恨是不可能忘記的。倒是對宋人的仇恨漸漸淡了,一方面是因為宋人已經強大到不敢去恨,另一方面他們重建的家庭中,絕大多數都是娶了宋人女子,不是他們搶回來的,就是上京賞賜下來的宋女。他們的下一代,都是半個宋人,還恨什么恨。但對契丹人的世仇加上現恨,已經讓遼南女真人將南關契丹人當成最大的敵人。
此時撻懶說要先滅遼寇,很能贏得遼南女真的心。
撻懶一邊要打契丹人,一邊還向自己求援,要求通貢。到底是政治手段,還是現實需求呢?
許多女真人其實已經很厭戰了,搶了太多金銀,但搶的越多,就越不值錢,自家土地上的產出就越沒有價值。只有宋人貢船貢市能讓他們的金錢變現,得到大量必需品和消費品,因此重開貢市,能讓中下層女真人得到實惠。
同時還能迷惑宋人,讓宋人覺得撻懶很虛弱,根本不值得去打,不扶持可能就要垮了。
面對這種局面,李慢侯很矛盾。支持撻懶吧,收益很大,只要撻懶割據遼陽,女真人就分裂了,即便撻懶不跟兀術開戰,女真人的力量也大大削弱了,比契丹兩留守十年之功還要見效。
可支持撻懶風險又很大,因為撻懶是一個危險人物,他主和,不代表他弱。在女真人的叢林法則中,弱者是活不下去的。撻懶的舉動表明,他可以跟宋人合作,但絕對不肯做一個傀儡。
支持契丹人吧,萬一把撻懶打垮了,兀術重新一統女真,又是一個威脅。尤其兀術剛剛擊敗李慢侯手下大將姜滑,設伏殲滅了李慢侯手下一萬多精銳,損失慘重,威脅巨大。可是支持契丹人風險小,因為契丹人的模樣,怎么看都不可能脫離控制,只能依靠宋國支持,才能在遼東一隅立足,起到牽制女真的作用。
“有限的支持契丹人。讓他們活著!”
李慢侯最后下定決心。支持契丹人是穩賺不賠的買賣,那肯定要做。但又不能打垮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