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檜是撻懶的同盟,敵對國家之間的同盟。秦檜和撻懶試圖讓兩國和睦,最后的結果都不太好。撻懶因為被搜出了跟秦檜私通的信件,遭到誅殺,秦檜被史書罵了一千年。
李慢侯倒不認為秦檜主和有什么錯,政見這東西,沒有對錯,哪怕堅持認為投降是民族融合,都沒有問題。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思想,表達自己的思想并沒有錯。甚至主和往往更需要勇氣,主和的人一定是理性的。后世兩個大國打個貿易戰,最后簽訂一個條約,雙方政要都要被罵。因為罵人的人,往往出于感性,任何的妥協讓步他們都無法接受,因為利益是有限的,感性傾向于獨占,理性則要求人們學會妥協和合作。
秦檜跟金國簽訂的第一份和議條約,算不上賣國,至少爭取回了被金國占領的陜西和河南土地,以國力去打,當時收不回來,從談判桌上爭取到了國力無法得到的利益,這算是一份不錯的協議。
秦檜錯在殺岳飛,岳飛不是不能殺,史上有多少功臣被屠戮,權力無情,死于權力傾軋的功臣多了,卷入這種權力的斗爭中,就應該做好這種準備??稍里w死的方式不對,莫須有不應該是殺死岳飛的理由。
為岳飛鳴冤的,反對和議的文人,自然以此來攻擊秦檜,讓秦檜臭名冤枉,無法翻身。
“你是說秦相和趙相之爭?”
吳國公主是一個極其聰明的人,之所以被算計,只是因為關心則亂,她認為她的男人是一個英雄,她也認為她的男人會聽她的,她有這種心結,就會被人算計,但她能看清跟她無關的紛亂的世界。
“趙鼎怕是要完蛋了。他一個主戰派,燕云都收復了,怎么還內斗?”
這讓李慢侯有些不理解,如果說趙鼎和秦檜之爭,是主戰、主和兩條政治路線之爭,自然是勢不兩立,可現在大局已定,趙鼎對草原和森林又不感興趣,收回祖宗之地,就功德圓滿了,不知道為什么還要爭斗。
宋人真是有病,壓制武將成綿羊,文官卻極為好斗,而且喜內斗。現在已經成為純粹的權力斗爭,跟理念、政見沒什么關系,完全是派系之爭。就好像趙鼎和呂頤浩之間,明明都主戰,也能斗個你死我活。
“應該是為了陜西的戰事?!?
“吳階兄弟收拾不了劉豫?”
女真人撤出陜西,吳階的對手,就只有劉豫集團。劉豫現在還占據著華州到潼關一線,北邊跟西夏人接壤的地方,都控制在劉豫手里。但京兆府已經被吳階收復,岳飛又攻占了河東路,可以從潼關夾擊劉豫,劉豫已經躺進了棺材,怎么還能為劉豫起內斗。
“可不死收拾不了嗎。趙相希望招降劉豫,秦相堅持剿滅劉豫?!?
秦檜變得主戰?趙鼎變得主和?
事情就是這么的詭異,但邏輯卻極其清晰。
“哎。還是為了藩鎮的問題,吳階兄弟這是在跟朝廷博弈。趙鼎不想讓藩鎮做大,所以要詔安劉豫。秦檜這時候強硬,因為劉豫已經翻不了身。無非是讓藩鎮多拿一點,朝廷少拿一點的問題。這回趙鼎怕是要完!”
李慢侯嘆道。
“為何?”
“秦檜、趙鼎都是心思聰穎之人,所不同者,秦檜更愿意附和皇帝,趙鼎有自己的操守。算是一個正經的文官。劉豫把你家祖墳都挖了,皇帝能容得了劉豫?趙鼎詔安劉豫,當然對朝廷有利。劉豫不管怎么安置,都不會讓吳階兄弟得利?;蛘咦寗⒃ヒ渤蔀榉?,留在陜西制衡吳階?;蛘咦寗⒃コ蔀槲墓伲瑓请A兄弟不能擴藩。這都有利于朝廷,卻不利于皇帝!”
趙構怎么敢原諒劉豫這個挖了歷代趙氏皇帝祖墳的叛臣,本來威望就不足,他之前的三個皇帝還活著,文臣武將動輒嚷嚷要迎回三圣,未必文臣們都這么執拗,可能也有敲打趙構的意圖。告訴趙構,他的地位并不穩,不要胡來。
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