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也不是他們貪財,而是形勢所迫。敵人衰弱的太快,導致朝廷對武將的態度變得曖昧,韓世忠還是朝廷的官軍,就已經供應緊張。張浚治河截留了大量本可以供應韓世忠大軍的物資,在韓世忠看來,這是文官變相削弱他。已經鬧了多次嘩變,有挾制朝廷的嫌疑,不管是趙鼎,還是秦檜,在打擊武將的立場上都很一致。
韓世忠部雖然有空額,總兵力也不會少于十五萬人。長期駐扎外地的花銷非常巨大,比如一間營房賬面上的造價就是四貫錢,水分有不大。韓世忠部長期駐守,基本上得給每個士兵建造營房,這就是一筆六七十萬的開銷。
韓世忠又不會往里面貼錢,因此除了在駐地,利用軍隊特權發展回易貿易之外,他也沒有好辦法補貼虧空。
韓世忠是官軍尚且如此,吳階兄弟一界藩軍,權力雖大,可地方太差,他們手下的兵馬也已經超過十萬,還是能打仗,更能鬧事的西軍。很難想象,他們的軍隊一旦斷餉,很可能就不止是嘩變那么簡單。
因此藩鎮也有藩鎮的苦,吳階兄弟必須當家做主,四川這個大戶,現在有卸磨殺驢的傾向,女真人一走,給吳階兄弟的給養就沒那么及時,地方官動輒以蜀道難為借口,官司打到朝廷,吳階發現也沒有以前那么容易斗倒文官,朝廷開始袒護地方官,以川人久苦于秦餉為由讓吳階體諒。
吳階體諒個鬼!四川人苦不苦他當然知道,張浚把四川人快榨干了,可問題是,四川人流的是汗水,陜西人流的可是血水啊!沒有幾十萬西軍戰死沙場,都不用等女真人打來,西夏人都能把四川吞了。
因此吳階兄弟現在跟朝廷鬧的很僵,朝廷根本調不動他,調不動他,朝廷就克扣軍餉,克扣軍餉,吳階就鬧事,天天匯報敗績。搞得好像劉豫崛起,成了大帝一樣。
可是吳階用劉豫嚇唬朝廷的方案似乎很不奏效,朝廷依舊克扣軍餉,依舊讓他出兵,吳階兄弟依舊謊報軍情,依舊屯兵不前。
反應到朝堂上,就成了要削藩的趙鼎,和要破敵的秦檜之間的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