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邊地女真人需要武裝了,自己生產有些跟不上。兀術那邊,同樣如此,只是他無法進口武器,只能在境內搜刮資源,女真人家里的鐵鍋都砸了,用來打造武器。如此的破釜沉舟,可就是不開打。
兩邊定不下來,李慢侯又不敢放心大膽的裁軍,誰知道兀術會不會輕易取勝,就算撻懶輕易取勝了,可能比兀術更危險,因為他比兀術狡猾的多。
南下的塔塔爾人也不安生,他們闖到燕山下,要求跟宋軍做生意,用他們的牛羊馬匹,跟宋軍換取鐵器。他們要的規模巨大,一開始還以為他們是因為敗于蒙古人之手,急需重整旗鼓,所以李慢侯就答應了跟塔塔爾人開邊境榷場的要求,地點就設在邊墻之外的興化城,這是后世的承德,位于灤河中上游,上游是灤河和各條支流形成的高山草原地區,可惜李慢侯沒有控制草原的能力,女真人放棄了位于灤河,距離他們太原的興化,東藩也沒去控制。而是在興化以南,修復戰國時期燕國人修復的城墻,將興化擋在了墻外,不得不放棄了。
于是這一片草場,竟然被南遷最遠的塔塔爾阿安部占據,并要求開放貿易。這是一個巨大的失策,這一片地區,原來是遼國的興中府區域,往東通遼西,因為兀術死守遼西,李慢侯無法控制草原,導致這一帶成為雙方之間的無人區,結果被塔塔爾人占據。早知道就該同意讓蕭滅女真遷來這里了,之所以不同意,是擔心蕭滅女真一撤走,旅順那個據點就會丟失。因為耶律破金和蕭滅女真如今已經分裂,蕭滅女真一直在南下劫掠高麗,耶律破金卻始終堅持北上收復遼陽府。上次耶律破金好容易積攢的五千人馬,被撻懶打的只剩一千,沒有蕭滅女真的支持,旅順很難保住。
這兩個蠢貨已經證明,他不是合格的統帥,津貼效應似乎在他們身上失去了作用。可不僅僅是東藩的技術和貿易津貼他們,耶律大石每年都拿出大量真金白銀給他們的,每年從西域都有大批駝隊帶來價值上百萬貫的財物給他們,而他們卻一直不成氣候。
也許這兩人合在一起是負效應,分開反而能各自打出一片天下。
塔塔爾人占據興化,讓李慢侯意識到,草原上不可能有無主的土地。于是以開貿易為條件,從塔塔爾人手里換回了興化城。緊接著讓蕭滅女真部移防,他手里擁有五千騎兵,裝備精良,兵強馬壯。一直跟李慢侯交涉,因為他的官職是中京留守,興化就是中京道最西邊的城池,他需要一個立足點。
至于塔塔爾人,李慢侯并不希望他們在灤河流域立足,做貿易可以,但占據不行。蕭滅女真的五千騎兵,很快就驅逐了塔塔爾人,因為屢戰屢敗之后,塔塔爾人已經很虛弱,阿安部連三千騎兵都拿不出來。他們也不死斗,而是跟契丹人達成了協議,他們放棄灤河,契丹人不追擊他們。阿安部夏初撤到了遼河上游,中京大定府附近,女真人控制這里的城池,允許他們在附近的草原上放牧。
至于蕭滅女真,進駐興化城后,立刻打起了大遼中京留守的旗幟。但他手下的軍隊,卻有些不適應跟草原部落纏斗,之所以放塔塔爾人離開,不是打不過,主要是抓不著。這些草原民族,開始將草原式的游擊戰術帶進這里,而這種戰斗方式,原本是契丹人同樣擅長的,可蕭滅女真在遼南這些年,卻忘記了這些祖傳的手藝。不是他游擊不動了,而是他的士兵不習慣了。
他手下大量遼東逃奴,主要是燕云漢人和他們的后代,真正的契丹人已經很少,因為投奔大石,對契丹人的吸引力更大。燕云漢人本來就沒有游牧習慣,對手又主要是女真人和高麗人,因此他們的騎兵戰術,嚴重女真化,擅長沖鋒,而不善于纏斗,面對狡猾的草原對手,讓他們老虎吃天摸不著頭腦。
抓不住塔塔爾人,蕭滅女真依然不放棄進攻中京的打算,修整一番后立刻出擊,結果連女真人的面都沒見著,就被這里游牧的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