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塔爾人勢窮來投,我并他部眾。不義!”
蕭滅女真說道。
李慢侯嘆道“你不并塔塔爾人,蒙古人就會并了他們。大魚吃小魚,你在草原上怎么不知道這個道理?”
蕭滅女真道“可塔塔爾人并非契丹。”
李慢侯道“你手下還有幾個契丹人?不都是遼東漢人、燕云漢人甚至還有宋人嗎?”
蕭滅女真道“他們都是遼人。”
李慢侯道“塔塔爾人與契丹人習性相近,語言頗類似。你不并塔塔爾人你壯大不了。耶律大石西征之際,會盟十八部草原部族,也都不是契丹人。如今不是復興大遼,雄霸西域嗎?你如果能吞并塔塔爾,在契丹故地復興大遼,才能招納契丹人來投。”
契丹人還有,草原民族沒那么容易殺盡,躲入一座座山林,躲入一條條谷底,小氏族、小家庭都能生存。然后悄悄發展幾年,遇到機會掠奪其他部族,氏族變成部落,部落再次變成強族,只是很可能不在叫契丹人了。
這樣躲避起來的契丹人,在臨潢府有多少,蕭滅女真不知道,所以他很想盡快得到臨潢府。
蕭滅女真道“可是塔塔爾人雖然只剩一部。卻依然有數萬部眾,我并不了他們!”
塔塔爾人就是活該,始終團結不起來,他的六部是以六大氏族凝聚在一起的,互相之間攻占不斷。即便跟蒙古人交戰期間,他們也沒忘記互相吞并,現在被打的剩下一部,反而變強了。因為這一部通過吸收其他氏族的奴隸、牛羊,反而更壯了。這個殘部就是察阿安塔塔爾,之前南遷到中京避禍。距離蒙古最遠,遭受的損失最小。
察阿安塔塔爾和阿勒赤塔塔爾,是六部塔塔爾中的主要部族,兩部就占了塔塔爾三分之二的人口,塔塔爾部的大汗也多出自這兩部。
現在就剩下一個察阿安塔塔爾,以后就只有他們能出大汗了,他們就是塔塔爾部的黃金家族!
李慢侯道“這種大部你肯定并不了。但可以招降納叛,塔塔爾人不是打散了。一些小部族,無依無靠。你打出大遼的旗幟,他們肯定愿意投你。安置在臨潢府一帶,也是你的藩屏。”
蕭滅女真點點頭,雖然看不上這些塔塔爾人,但他缺人手。他要那么多武器,并不是給的精銳要的,而是打算武裝婦女和兒童,讓老弱守城。
“那塔塔爾人的事情?”
“大凌河他們來不了。你把他們安置在土河一帶,該征調他們打仗就征調他們。他們跟蒙古人是世仇,你不能白給他們擋著蒙古。還有,我會給大石寫信。以后大遼發來的軍餉,都給你一部。耶律破金那邊是沒希望了。你記住,你是你們遼國最后的希望!”
最后李慢侯還不忘給蕭滅女真打一劑強心針。
他確實準備給耶律大石寫信,大石不是蠢貨,旅順府投靠了東藩,他們不可能繼續給那邊供應軍餉,看大石的戰略,很可能放棄東方了,甚至有可能完全斷絕給東方殘部的支援。沒有每年一百萬的軍餉,蕭滅女真和耶律破金要支持下去,就得李慢侯掏錢。
所以他打算借助蕭滅女真恢復遼國中京、上京的機會,以此為誘餌,繼續讓大石掏錢。只要大石心里放不下復興遼國的執念,他就得不斷往東方送錢。
李慢侯支持這些契丹殘部的原因,是因為他目前控制不了草原,他控制不了草原,就會有新興勢力占據,與其讓一些他不了解的新興野蠻民族控制這里,不如讓熟悉的,半漢化的契丹人占據這里。至少契丹人的歷史表明,他們可以跟漢人和睦相處。
消滅女真猛點頭“塔塔爾人那邊怎么說。他們給燕王送來了一百個塔塔爾美人兒!”
李慢侯無語“算了。無福消受,你如果想要,自己留著吧。還有我給你個建議,大石送來的軍餉,你不防都拿去跟蒙古人買奴隸。有不少以前的契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