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迎使來的很快,因為朝廷不敢不快。
三個皇帝啊,突然就回國了,而且回到了藩王的封地上。
如果有的選,不僅僅是趙構,很多大臣可能都明白,這三個貨留在五國城到死,可能是他們對天下能做的唯一的好事。
一旦他們回來,不管他們自己怎么想,都會有別有用心的勢力興風作浪。
但他們已經回來了,回到臨安不好,可留在藩王封地上,更不好。
現在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啊,只能盡快將他們帶回去,至于帶回去怎么處理,朝廷都有主動權。
自從聽到三個皇帝歸國的消息后,趙構就在沒睡過一個好覺。他這個皇帝當得,實在是沒意思。而且很不穩固,藩鎮割據,親王造反,他都毫無辦法。殺了一個武將,鬧得自己跪著被人審判,如今他看誰都像亂臣賊子,但動誰他都很擔憂。不知道會產生什么樣的連鎖反應,于是在這種心理作用下,三年內,他的朝堂幾乎沒換過大員。
除了一些明顯不合時宜的官員,被他驅逐出去外,繼任秦檜成為宰相的趙鼎,一做就是三年,不管多少彈劾,他都壓下來。權臣長期執政,帶來的害處,他當然擔憂。但好處也很明顯,有趙鼎這種老謀深算的人,長期掌握權力,帶來的政績相當喜人。財政上,趙鼎任用晏孝廣繼續深入改革,將之前晏湲在兩浙路推行的簡單稅制推行全國,第一年財政受損,第二年持平,到了今年則大幅度增長,預計歲入可達八千萬貫。
軍事上,劉光世被趙鼎罷免,也沒鬧出什么大事。劉琦階梯了劉光世的位置,跟張俊、韓世忠、楊沂中三人一起,練出了二十萬可用的精兵,披甲率過半,不是批不起,而是披不動。這二十萬臨安的御營、殿前軍,就是京城的禁軍。地方上的鄉兵,則是以前的湘軍,被趙鼎大量裁撤,同樣沒引起大的動蕩,因為經濟的發展,很容易讓這些兵員找到生路。最不濟還可以回北方,或者遷移到北方討生活去。只要肯去,燕王哪里不行,但晏湲在京西路,可是會給移民劃分免費的土地的。
政治上,罷免了大量以前依附秦檜的攀附之人,如今朝中官員,各個忠直。嫉惡如仇,都憋著一股勁要削藩。要不是趙構壓著,朝廷上恐怕早就堂而皇之的討論該如何討伐不臣,該如何削平藩鎮了。
趙鼎無法解決的,始終是趙構的后嗣問題。趙構對這個話題十分敏感,他確實沒有生出孩子,可他很反感別人提這個問題。一個男人已經“不行”了,提這種問題,好像就是在戳他的傷疤,讓他公開承認自己“不行”一樣。趙鼎的辦法有,那就是在宗室中,尋找近支,盡快立太子,好斷了大批朝臣對關押在金國的幾個皇帝的念想。這幾個皇帝可都比趙構名頭更正,而且他們一個個都很能生,不但有活著的子嗣,甚至在金國都生了好幾個兒子。
即便要不回皇帝,是不是能要回一個皇子呢?
為了杜絕女真人以三個皇帝作為工具,干涉和影響大宋朝政,趙鼎一直堅持早立太子。這讓趙構多次下旨斥責他無人臣禮。
現在好了,三個皇帝一股腦被送回來了。后嗣的問題是不用擔心了,兄終弟及也好,從親族中選擇也罷,有大把人選可用。甚至多的要讓人犯難,因為還有老皇帝跟女真人生的孩子,這算怎么回事?也要給他們皇子身份,考慮讓他們繼統嗎?
巨大的倫理問題擺在眼前,以前所有人都在逃避,都在否認淪落金國的權貴遭遇。李慢侯從遼東贖回來數以千計的權貴家屬,名單送到了臨安,引起了巨大爭議,后來他們干脆裝不知道,嚴禁討論這個問題。民間有討論的,都以謠言論處。
現在老皇帝回來了,他的那些雜種兀術肯定也不會留,一定會被送到燕王處,燕王又會以此做文章,怎么打擊和羞辱趙氏皇族呢?
趙鼎和趙構第一時間討論了這個問題。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