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歷代對海貿的態度都比較消極,其實最大的原因還是地緣原因。嶺南的兩廣自稱一個地理版塊,有珠江水系溝通,發展海洋經濟十分適合。但越發展,就越外向,在中央權力不足以滲透這里之前,嶺南越向外發展,就越難控制。因此唐宋兩朝,寧可開發福建,以泉州為中心,也不愿意大力開發光州。這是有深層政治原理的。人類歷史上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比如巴西,是沿海地盾構型,越發展內陸,則越脫離沿海中心,所以巴西腹地開發,一直到很晚才開始。
這些地緣道理,文官們或許不理解,但他們會采取一系列政策,符合這種原理。
現在已經不存在這些問題了,藩王難制,哪怕用嶺南徹底分裂的代價,換取收回燕王手里的河北,也是十分劃算的。
李慢侯已經往廣東派遣了官員,不過目前還只是做預備工作,因為這里還沒法立馬交到他手里,他必須先立下一些功勛,才能讓朝臣為他請功,在太子、宰相和皇帝運作下,廣東才會到他手里,這是一個過場,但必須走。現在能做的,只是派人先去了解情況,做好接手廣東的準備。
這一切都是談妥的,李慢侯更關心的,還是戰局。
作為李慢侯的對手,兀術不可能不關心,他已經感覺到大難臨頭的氛圍了。
南朝光明正大的做北伐準備,根本就沒有任何隱藏,反而讓他明白,這是一場生死存亡之戰,沒有任何取巧的可能,只能正面迎戰。
兀術最大的困難,依然不是軍事上。通過一次次屠戮權貴,他實際上將朝廷軍政大權完掌握在手里?,F在整個金國境內,上上下下的猛安謀克,基本上都是擁護他的,原因很簡單,燕王要滅完顏氏族的陰影,讓這些人只能選擇跟兀術一起。通過猛安謀克制,完顏氏其實控制了所有生女真部族,尤其是猛安一級,幾乎都是完顏氏子弟。除非他們想滅族,就只能支持兀術。
通過這些出自完顏氏族的猛安,兀術控制著整個生女真人口。但這些完顏氏猛安,且無法給兀術帶來經濟力量,反而需要兀術貼補他們,否則很多猛安就會破產。猛安謀克制,本來是軍政一體,廉價養兵的一種體制。不需要發軍餉,通過劫掠來維持。阿骨打時代,他們不斷取勝,可以不斷發展。如今他們依然不斷取勝,卻無法劫掠。落后的管理體系在生產上的弊端暴露無疑,基于奴隸制的半耕半牧,積累的財富越來越少。關鍵是連這種積累,都無法穩定進行。
接連四五年,動蕩不安?;焱粠У纳a,被補奴隊騷擾的時候,還能繼續維持,略有積蓄。但前年開始,補奴隊大舉入侵,東藩奇襲五國城,雖然都被打敗,可脆弱的生產體系崩潰了。聲勢浩大的奴隸起義跟契丹人叛亂聯合起來,不但又鬧了一年,徹底讓脆弱的生產崩潰。今年開始,各地爆發了饑荒。朝廷救援不到位的邊緣,甚至出現了政治崩盤。五國尾城率先反叛,剖阿里部的謀克們密謀殺了完顏氏猛安,竟然投降了東藩的蘇濱路制置使。
兀術擔心產生邊緣部落的效仿,決定采取強力鎮壓的措施。派出大軍猛攻剖阿里部,最后成功將伯力城拿下,將蘇濱路東藩軍擊退。之后將剖阿里部被俘的大量人口貶為奴隸,震懾其他部族。
通過雷霆手段滅了剖阿里部之后,接著將五國部其他四部部內遷,遷到了會寧府,然后將更可靠的完顏部猛安派去五國城。之后將鐵驪、達魯古部部內遷到會寧府周邊,將完顏部遷到他們那里。連僅剩的契丹部族,涅刺拏古部與突呂不室韋部也內遷了。這兩個契丹部落,是遼國的邊緣契丹人,跟女真部為鄰,習性相同,也是最早投靠女真的契丹部落。從阿骨打時期,也將他們作為女真人看待,同樣是完顏氏控制的猛安謀克,但現在來其他女真部都無法放心,這些契丹部自然也就不可信了。
經過這么一番調整,會寧府周邊聚集了大量旁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