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司,沒有什么大動靜。一直到夏末,這里才開始增加一些駐軍,看著像是游牧騎兵,讓兀術判斷是宋人雇傭的草原騎兵,打不了硬仗,估計讓他們進駐這里,是為了騷擾和牽制。
但當這些騎兵開始換上鐵甲,裝備女真、西夏戰馬的時候,兀術才發現,這些竟然都是精銳,是擅長正面沖鋒的重騎兵!
而他們打出的旗號,讓兀術驚訝,耶律大石竟然回來了!
早在粘罕坐鎮云中的時候,耶律大石就是女真人心頭的一根刺,拔又拔不掉,打又打不著。鎮守可敦城的時候,不斷派人勾搭西北契丹諸部,搞得粘罕煩不勝煩。后來聽說耶律大石西征了,粘罕盡發云中地區的簽軍北伐,結果十不余一。損失慘重,還激發了耶律余睹的叛亂。導致燕云契丹、漢兒力量不為女真所有。
這個該死的大石,聽說一直在西域擴張,竟然也趕回來了!
大石旗幟出現在混同江上游,將兀術的視線吸引到了西方。接連派出偵查力量,探聽到了大量讓人憂心的消息。
耶律大石竟然春天就到了燕京,跟燕王密會之后,啟程去了可敦城。大石是走河西走廊來的,可敦城一帶的草原地區,春天還無法通行,要到夏初才有商人北上。大石去了可敦城之后,與燕王麾下的燕然都護府聯名,跟諸部會盟。聲稱燕王將發兵四十萬,大遼將發兵十萬,聯合滅金。要求這些草原部落一起出兵,蒙古人第一個響應,因為之前他們跟女真人結怨,如果不是合不勒汗劫掠金國,被兀術算計,損失了數萬大軍的話,如今蒙古人依然是漠北東部的霸主,塔塔爾人可能已經被滅了。
如今東部霸主換成了塔塔爾人,他們一直跟女真人關系不斷,進行貿易。可是他們竟然也派人參加了可敦城會盟,這是要判金了!
恢復元氣,重新擁有四萬精銳部眾的克烈人,也積極參與。他們跟燕然都護府有一些矛盾,因為燕然軍竟然不支持他消滅蔑兒乞,獨自跟蔑兒乞人戰斗了數月,結果無功而返。這次克烈人主要是給大石面子,聽說大石送給了忽兒札胡思汗許多禮物,還封官許愿,任命忽兒札胡思為大遼祖卜大王,在可敦城重置西北路招討司,與克烈部一起統治漠北中部。在河董城重置烏古敵烈統軍司,并設置捕魚兒海大王府,塔塔爾部的阿澤汗為捕魚兒海大王,負責統治這里的塔塔爾人;設置蒙兀大王府,合不勒汗為蒙兀大王,負責統御蒙古諸部。
通過這次燕王支持的會盟,顯然耶律大石已經重新恢復了遼國在漠北的統治,至少是名義上的統治。這并不讓兀術擔憂,可他擔憂的是,大石竟然將西域的力量調了過來。這可是一萬多里的運輸線,大石怎么解決后勤問題的?
經過打探,還是該死的燕王,他竟然借給大石五千萬貫錢,讓大石可以武裝十萬精銳。將他輕裝而來,只騎著蒙古母馬的牧民,變成鐵浮屠和拐子馬。稱雄西域的大石,不值得人擔心,可能在混同江上游和臨潢府聚集十萬鐵騎的大石,就是心腹大患了!
如果任由大石將力量調到東方,大金國可就真的危險了。想到這里,兀術甚至打算暫時延緩跟東藩軍的決戰,先殲滅大石的精銳。時間選定在秋季,那時候海路封閉,東藩無法支援。他可以從容的將大石大軍殲滅,來年春季再跟東藩決戰。
兀術突然將矛頭指向大石,很快就讓大石黑著臉跑到燕京。
“你的西域鐵騎還是打不過女真人?”
李慢侯有些詫異,大石的部隊不斷征戰,應該也達到了冷兵器時代的巔峰。卻依然不是女真人的對手,這不合邏輯啊!
大石嘆道“官兵對金兵有畏懼之意……”
聽完大石的描述,李慢侯也相信,他們主要是出自心理,而不是技戰術。明明可以在西域跟塞爾柱帝國大軍進行具裝騎兵對沖的遼國鐵林軍,面對女真鐵浮屠的沖擊,就很容易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