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色尼王朝更難以恢復。此時看到這群恐怖的東方騎兵后,他本能的選擇了逃走。躲到城市里,逃離戰場。戰場上那些從波斯本地招募的波斯士兵和烏古斯雇傭兵的命運,注定是個悲劇。
當塞爾柱帝國一敗涂地之后,逃到伊斯法罕驚魂未定的桑賈兒第一時間不是想著重整旗鼓,而是派出使者向大遼和巴格達求援。結果當他的使者趕到虎思翰耳朵的時候,人家伽色尼王朝的使者已經在這里了,給大遼皇帝進獻了大量財物不說,承諾以后繼續向大遼納貢,總共給兩百萬金幣。
巴格達這邊的使者倒是搶在了前邊,可是哈里發卻根本不可能派出援軍,而且哈里發心里巴不得塞爾柱人死光呢,這些可惡的野蠻人,如果不是他們,阿拔斯王朝不會這么慘。
沒跟哈里發交涉完呢,桑賈兒的使者就到了,同樣是財物開路,接著將桑賈兒的人頭獻給了哈里發。使者明白,他的使命結束了。
原來當巴赫拉姆沙一路進兵,早就被嚇破了膽子的各省總督紛紛投降,反正這些總督以前也都是伽色尼王朝的臣僚,雖然不一定是同一個人,打大多數都出自同一個家族。伽色尼王朝的政治架構,帶有薩曼王朝和波斯傳統,地方豪族控制地方,如同一個個割據王國。
伽色尼蘇丹的使者帶去了財物和桑賈兒的人頭之后,哈里發立刻將桑賈兒的頭銜圖格魯克賜給他,意思是東方和西方之王,哈里發的攝政王。使者也承諾哈里發為巴格達的永恒之主,伽色尼人的刀劍絕不敢朝向巴格達的方向。
事實上當契丹人帶著草原騎兵在巴格達跟羅姆蘇丹國、巴格達、大馬士革、科尼亞、摩蘇爾、迪亞巴克爾等許多小塞爾柱素丹王朝軍隊激戰之后,哈里發就恢復了對巴格達的實際統治,之前他只是一個精神象征,政權把持在巴格達蘇丹之手。
還得感謝契丹人,不過每年一百萬金幣也不是一個小數目,幸好他這個哈里發,經常能得到一些名義上的屬國的進貢。而且巴格達始終是世界之城,這里的稅收頗豐,尤其是這幾年,大量絲綢涌入這里,轉口到歐洲,帶來了巨大的財富。
大量宋人的海船駛入巴士拉,現在不僅帶來質地精良的中國絲綢,還有大量生絲,這些生絲在巴格達和君士坦丁堡加工成符合阿拉伯和東羅馬風格的絲綢制品,暢銷歐洲和非洲,換回了以千萬計算的金銀幣,其中一部分作為稅收,也讓巴格達可以獲得上百萬稅收,僅此一項就抵扣了契丹貢金。
除了絲綢,還有瓷器、棉布等各種工藝品,也是不輸給絲綢的財富。受此影響,巴格達的人口都開始增加起來。
當年塞爾柱帝國崛起,將大量處于游牧階段的塞爾柱烏古斯人裹挾到小亞細亞,任命這些塞爾柱烏古斯部落首領為各地總督,把首都遷到巴格達,讓哈里發成了傀儡。之后近半個世紀中,這些烏古斯部落相繼脫離塞爾柱帝國,在西亞地區互相征伐,嚴重破壞了巴格達的經濟,人口大量逃出這里,商業凋敝。
契丹人和草原部族一戰就將這些烏古斯部落打的元氣大傷,雖然之后引起了連鎖反應,君士坦丁堡的東羅馬皇帝曼努埃爾一世,這個野心勃勃的家伙,立刻揮舞著金幣,招募了大量維京人瓦蘭吉衛隊,雇傭熱那亞人運輸他的重甲騎兵,登陸小亞細亞,重新奪取了羅姆蘇丹國首都伊科尼阿姆(科尼亞),并號召歐洲國家重組十字軍,歐洲的神圣羅馬帝國,這次積極了起來,跟法國國王一起,組建了規模龐大的西歐十字軍團,已經踏上敘利亞的土地,目標直視之前被塞爾柱王朝收復的耶路撒冷。
塞爾柱帝國已經完蛋,塞爾柱小王朝比帝國完蛋的更早,現在整個西亞一帶,都沒什么有力的軍隊。哈里發自己知道自己的斤兩,他可斗不過這些野蠻的歐洲人。沒想到這時候瀕死的伽色尼王朝竟然興盛了起來,從東方買到了一批女真古拉姆。
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