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然后派到可敦城歷練,讓他主持四季奈缽。
耶律夷列長在燕京,從七歲開始就在燕王羽翼下讀書,經常可以聽到燕王的教誨,李慢侯那一套洗不了耶律大石的腦,洗一個西遼太子還是可以的。所以夷列滿腦子生產契丹人的幻想,在他心中,大石那一套過時了。契丹人不應該跑去草原上吃風,應該在城市里讀書、生產,牧場應該采用大牧場制度,而不應該跑去游牧,產量又低,成本又大,浪費了契丹人大量的時間成本。
這種思想讓耶律大石既惱火又無奈,因為夷列的位置動不了,他可是燕王的義子,耶律大石如今身體已經不如從前,他已經十年沒有領兵出征,不但是他,蕭斡里剌這批跟他一起西征的猛將如今也打不動了,死的死,老的老,契丹人如今已經到了二代手中。而且人才出的最多的,是漢兒豪族。現在還出了夷列這么一個不孝子,大石非常擔心,他一死,大遼就要中衰。
讀書寫字當然不錯,漢人大牧場也能賺錢,可光靠讀書寫字和賺錢,如何跟如狼似虎一樣的漠北強族競爭?他已經老了,可是蒙古合不勒汗的弟弟俺巴孩、忽圖剌還年輕,這幾年帶領蒙古人西征的都是他們,孫子也速該也是一等一的好漢,才十六歲就能隨軍西征,摧城拔寨;塔塔爾人的鐵木真,克烈人的脫斡鄰,都是虎狼一樣的后輩。
耶律大石覺得,草原上從未有過同一時代,如此英雄輩出的時候,而他的后人卻像個書生,該怎么得了!
廢了夷列?他又不敢。他知道今天他廢了夷列,等他一死,立刻燕兵壓境,李慢侯的大軍會幫夷列奪回皇位。他只求他死后,李慢侯能多活幾年,讓夷列成長到能穩定局勢。他相信李慢侯,但不相信燕王世子。
燕王世子如今還很小,可他母親是宋國公主,到底能教育出什么樣的繼承者,完全無法想象。萬一這個李炎不像他哥哥李康,而像長子李靖的話,那就麻煩了。李靖常年征戰,精通兵法,是齊州學宮畢業的高材生,從學宮出來的人才,都是天才。
這個李靖,一畢業就從軍,以在草原上剿匪練手,接著去了大東洲,開始征服大量沒有臣服的生番。如今已經徹底征服大東洲,他們新的地圖顯示,東到大海邊的漫長山脈,南到漢海,北到冰海,竟然都是燕國國土,光是這一片國土,就比現在的大遼還大。
在征服大東洲平原之際,李靖組建了十萬大軍,十萬東洲騎兵,這可是暴打草原上最兇惡的盜馬賊的強軍。甚至曾有過跟草原強族沖突的記錄,據說是一場誤會,塔塔爾的阿澤汗帶著牙兵在圍獵,李靖帶著一千東洲騎兵在剿匪,雙方都誤會了,一番交戰之后,一千東洲騎兵擊潰阿澤汗的三千牙兵。這件事震撼了大草原,因為阿澤汗的牙兵,可是嚴格按照女真人的標準選的草原勇士,以一當百,結果以少擊多,反而被人擊潰。
其實說是誤會,但誰都知道,漠北諸部都在暗中支持盜馬賊,很多盜馬賊根本就是大部附屬。此戰過后,草原上的馬賊突然少了起來,而大石發現來投靠大遼的小部族多了起來。這些都是一些邊緣氏族,在大部夾縫中生存,不劫掠無以為生,而大部支持他們用來削弱對手,分享贓物。可這一戰,讓塔塔爾人不敢在暗中支持盜馬賊,聽說燕王在著手調查為禍狐狼道的馬賊勢力之后,三大強族都狠狠的殺了一批盜馬賊,同時大量小部族就跑去加入了大遼三十外帳。這之間沒有聯系,鬼都不信。
這是一筆糊涂賬,后來沒人深究,那就是一場誤會。有人深究,那就是一場滅族。一千東洲騎兵就可以打敗三千塔塔爾鐵浮屠,十萬東洲騎兵,簡直能滅漠北。
如果李炎跟李靖一般,將來對大遼有了吞并之意,誰能擋得住?
所以廢夷列是不可能的,只是狠狠教育一番,然后派老將蕭斡里剌做太子傅,手把手的教育夷列。蕭斡里剌已經打不動仗,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