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理解的,因為覺得這是限制自由貿易和分工協作??涩F在他卻理解了為什么那么多朝代,中國人會進行海禁的原因。對于黃金過多的國家,就容易產生這種動機。連非洲的加納帝國征稅,都是如此,進入他們國家的商隊,一個頭托運貨物的駱駝繳納一個第納爾金幣的稅,而離開加納的駱駝繳納兩個第納爾金幣。連還在使用貝殼做貨幣的國家,都在限制出口,就是自行摸索出來的經驗。
這種情況下,他才一再壓制大平原地區的淘金熱出現,讓官府一直封鎖消息。
但現在歐洲人跟宋人在東岸對接了,如果沒有充足的人口流入,如何組織奴隸在這里出現。他可以想象,勞動力緊缺跟奴隸貿易一旦相遇,會有無數商人冒險走私奴隸的。
開啟科羅拉多淘金熱,讓已經退潮的加州淘金熱推向落基山脈以東,形成一股東進運動的大潮,將人口吸引到大平原地區。
在李慢侯有意推動下,紹興二十年春天,一個爆炸性消息在中國出現,哭山以東發現了流淌著黃金的河流,比金川府的金河還要多的金沙埋在這里的河沙里。而且消息是東藩府的地理志公布出去的,可信度極高。于是大量憧憬著一夜暴富的年輕人,走向各地的公所,要求借貸去淘金。
消息傳到東洲,最先行動起來的,是金川府一帶的淘金工。這里的淘金已經走入尾聲,河里已經越來越難發現金窩子,金礦已經被大礦主承包。以前因淘金涌入金川府的三十萬人已經下降到了二十萬,能留下這么多人,主要還是因為大量淘金工破產無法回國,另外他們普遍剩下了孩子,只能留下謀生。他們有的進入礦山給金礦主打工,有的則轉行成了其他職業,變成了商人、工匠。
于是得知哭山以東有大量金沙之后,許多破產的淘金工紛紛卷起行囊,翻過哭山,帶著一夜暴富的美夢,涌入阿肯色河上游地區,這條河被叫做金沙河。
淘金熱爆發后,無數人從陸路翻越哭山,還有從第七都登岸,通過漢海大道,進入漢海走海路進入苦水,然后進入金沙河淘金的。
這幾條路為沿途的第四都、第七都也留下了一些人口和大量生意,淘金工從哪去的,就會從哪返回,他們手里的金沙會以消費的方式,留下一些,豐富當地的貿易。
大量人口涌入大平原的同時,歐洲人炸開了鍋。他們倒是沒有聽到黃金的消息,讓他們炸鍋的是,大東洲航線打通,而且在哪里真的碰到了中國商人。中國南方的宋人和中國北方的燕人,都在這里建立據點。他們手里不但有中國絲綢和瓷器,還有來自東洲的,不輸給印度棉布的瑪雅棉布。
最讓歐洲人心動的是,南宋商人從三佛齊帶來了海量的香料。由于中國路途過于遙遠,南宋商人輸送到東洲的大宗商品,并不從南宋販運,而是從印度采購,三佛齊的香料,印度的絲綢其實才是主流,而瓷器早就在印度脫手,哪里輪得到歐洲人。
一艘探險隊的回歸,帶回去的貨物,就讓歐洲商人收回了比兩次探險多得多的成本。歷史上,麥哲倫進行環球航行的時候,西班牙國王給他投資了八百萬馬拉維銀幣,結果麥哲倫花費了數年時間,最后只有十三個人,帶著僅剩的一艘船回到了歐洲,結果帶回去的香料,依然收回了成本。
歐洲人進口的東方商品,經過昂貴的陸路運輸,加上沿途各大商業城市的稅收盤剝,價格翻十倍都不止。因此一次直航的利潤是以數十倍計算的,早期利潤超過六十倍是常態,百倍也很正常。
這次跟宋商的貿易,雖然不是直航,卻主要是在海上航行,不但沒有過境稅的成本,而且海運運量巨大,一艘宋國萬石海船,送過去的貨物,足以裝滿十艘歐洲海船,運回歐洲就是十萬銀幣的收入,一次航海收入,超過英國、瑞典這樣的小國的財政收入。十八世紀,瑞典的哥德堡號商船,往返中國一次的收益,抵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