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持續到第七年,交戰雙方都已經精疲力盡,但誰都不敢放下武器。仗已經打到這種程度,都已經瀕臨破產,此時誰都不敢接受一場不能取勝的戰爭結果,除非對方徹底投降,否則根本收不回戰爭成本。
白女真和英法葡萄牙這樣的單一民族承壓能力更強,他們還能咬牙堅持,但一些帝國已經瀕臨崩潰。
神圣羅馬帝國內部的潰瘍,匈牙利人再次鬧起事來,匈牙利貴族召開會議,商討要從帝國獨立的議題,神圣羅馬帝國政府再三挽留,威逼利誘,都以為神圣羅馬帝國崩潰在即。可沒想到東羅馬帝國率先崩潰了,這個統治著希臘本土、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波斯尼亞等地的龐大帝國,沒想到先從希臘本土崩盤了。
希臘人發動了起義,反對戰爭。希臘之所以起義,主要是這些年希臘持續遭到來自意大利南部的諾曼王朝侵襲,伯羅奔尼撒等地已經建立了拉丁帝國。諾曼王朝不斷煽動希臘人中的反戰組織,支持了這場起義后,迅速進兵吞并了雅典等地。
諾曼王朝,是諾曼底地區的諾曼雇傭兵建立的王朝。諾曼底公爵登陸征服英國之后,依然保持著對諾曼底領地的統治,但卻開始嚴格限制和壓制當地諾曼騎士的權力。導致大量諾曼人遷徙,作為雇傭兵響應十字軍東征。一個普通家族,十幾個兄弟努力之下,在意大利南部站穩腳跟,奪取了西西里建立了西西里王國。并繼續向中西亞進兵,滲透進了希臘等地。
諾曼王朝控制希臘之后,還向君士坦丁堡進軍,一副要取代東羅馬帝國的架勢。他們之所以出擊,自然是受神圣羅馬帝國影響,因為諾曼王朝也是天主教信仰。
受到后方影響后,東羅馬前線大軍崩盤。神圣羅馬帝國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奪取了整個瓦拉幾亞和多布羅加地區。匈牙利人一看,也不獨立了,以將特蘭西瓦尼亞并入匈牙利為條件,繼續留在神圣羅馬帝國。獨立大會演變成戰爭動員,匈牙利貴族組建起了新的軍隊,繼續支持神圣羅馬帝國。
與此同時,東羅馬帝國大崩潰,崩潰的速度,讓敵人都追不上。波斯尼亞、塞爾維亞這些地區的貴族紛紛宣布獨立,退出戰爭。
在英國的支持下,東羅馬帝國僅僅保住了君士坦丁堡周邊地區,雖然宣稱繼續作戰,但想恢復到戰前的狀態,哪怕他們最后打贏了戰爭,恐怕也不可能了。
神圣羅馬帝國妄圖吞并崩潰后的東羅馬帝國,不認可波斯尼亞、塞爾維亞退出戰爭,提出要求兩國并入神圣羅馬帝國,兩國不同意,戰爭繼續。
可神圣羅馬帝國高興的太早了,匈牙利這個潰瘍沒有長成爛瘡,帝國核心區域卻爆發了起義。瑞士人竟然發動了叛亂。
在抵御女真人時期,神圣羅馬帝國曾經一度退守瑞士,瑞士山區是帝國最后的堡壘。可是瑞士有自己的一些傳統,這里雖然是山區,位于歐洲中心的位置,讓瑞士人可以跟法國、日耳曼和意大利進行貿易,久而久之這里形成了一些商業城鎮,并且取得了自治權。
這些自制的商業城市,是這次叛亂的主力,他們集結城市義務兵,對鄉村發出號召,大量自耕農加入軍隊。他們的目的是退出戰爭,建立不受貴族控制的國家,因為為了戰爭,神圣羅馬帝國的稅賦他們已經無法承受。
神圣羅馬帝國在瑞士地區的貴族,哈布斯堡家族立刻組織封建軍隊鎮壓,結果被瑞士城市聯盟擊敗,將哈布斯堡家族驅逐了出去。
瑞士的叛亂,引起了神圣羅馬帝國的混亂。這個國家雖然跟歷史上的哈布斯堡家族一樣四分五裂,但凝聚力是不能同日而語的。因為在長久對抗女真入侵的過程中,神圣羅馬人的信仰被強化了。女真人對天主教的沖擊,反倒讓堅守的民眾信仰更加堅定。雖然民族上分為日耳曼人,波西米亞人等各種不同民族,但信仰上高度一致,并且對羅馬教會十分支持。只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