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良玉神色不動,卻看英瓊,問她:“英瓊以為如何?”
英瓊笑道:“自當擊之。老將軍,稍時率軍下山擺明車馬,我于陣前殺了賊首,再趁亂擊之,敵軍必敗。”
一旁沈繡補充道:“還須得看顧老將軍。那賊軍左近,未嘗不會有邪魔外道。若不慎,被邪魔外道所趁...”
英瓊恍然,知曉自己考慮不周,道:“沈姐姐所言極是。那便這樣,沈姐姐護在老將軍身旁,殺賊之事,我來。”
既仙家出手,那還有什么好說的?一個字,打。
當即秦良玉點了親兵三千白桿,迤邐下山來。英瓊、沈繡護衛左右。
劉文秀正將遣人去后方主力處向張獻忠匯報,卻見山上蜀軍竟然下來了。一時間心下又是喜又是驚訝。
喜的是,蜀中之兵不據山川之險,而下山來,看那數量,也不過三千人左右。他麾下老營,皆是悍賊。這蜀兵怕不是找死,好好的窩里不呆著,卻下來送人頭。
驚訝的是蜀兵竟然有這樣的氣性。
心思一轉,劉文秀當即命令準備迎戰。他有信心,憑老營精悍,擊潰蜀兵。如此,可震懾山上蜀營,大有好處。
此時兩軍作戰,已非古時還要陣前報名。
秦良玉親率白桿三千,借下山之勢,直沖劉文秀老營。劉文秀的老營更嗷嗷叫,刀槍鋒芒,一頭撞來。
眼看兩軍就要在觀音嶺東麓下的小河谷中交戰,卻一道寒光閃過,正被老營賊匪簇擁沖鋒的劉文秀腦袋咕嚕嚕落地,一腔爛血沖天而起,霎時已是落馬。
那一腔血,沖的高,看的遠。劉文秀的老營賊匪,當即就懵了。怎么了?劉將軍死了?
就在此時,兩軍已是撞上。
而劉文秀的死,將老營震住了,舉刀不知道劈,抬槍不知道戳。一觸之下,便被秦良玉老將軍麾下的白桿兵殺的人仰馬翻。
才有賊匪尖叫:“劉將軍死了!”
大潰!
秦良玉雖已六十六歲,但戎馬一生,此時策馬揚刀,與眾軍追敵。老將軍面容冷肅,殺氣騰騰,手中一口苗刀,寒光揮灑,斬下一顆顆頭顱,威風凜凜,端端厲害的狠。
直追出五六里,將獻賊三千老營斬首上千,又俘了千余,只數百人逃了出去。
老將軍心下不禁對獻賊的戰力,有了具體的預估,當即便決斷,謂之左右道:“來呀,將那俘虜的悍賊盡數殺了。”
又道:“傳令大營,留三千兵馬守營,余者盡出,與老身一道,破了獻賊主力!”
傳了將令,老將軍便又道:“這賊匪老營,皆是畜生。一個個手中不知沾染了多少百姓鮮血,是死不足惜。此時獻賊先鋒已敗,正該一鼓作氣,綴著那殘兵敗將,不給獻賊反應時間,直撲殺之。獻賊沒有防備,必敗無疑。”
又喚來一人,道:“且速速去張令將軍軍中,請張將軍掩住左右,堵住獻賊潰兵,圍而殺之,休教獻賊潰了還流毒附近鄉鎮。”
老將軍知曉,這獻賊的先鋒潰兵,此時潰敗,必歸其主力。雖不知獻賊主力何在,但只綴著,便知之。
老將軍麾下白桿兵皆是精銳,曾多次奔赴北方剿賊,甚至與狄虜作戰。以其出身,最擅這種地形復雜的山地戰。
有點類似千多年前昭烈帝的無當飛軍。
此時左近兩個仙女,又一場大勝,士氣正旺。正所謂一鼓作氣也。
于是集了全軍馬匹,令白桿兵上馬,自領急追。又令副將統御主力緊隨之。大軍迤邐,綴著獻賊先鋒殘兵便去。
老將軍對這一代地勢極是了解。追至某處,便令白桿兵下馬,棄了戰馬上山,卻是要抄近道。
她對英瓊、沈繡道:“追了這一路,我已知道獻賊在何處。我麾下白桿,皆山民出身,最擅翻山越嶺。此時棄了馬匹,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