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書記掃了方寧一眼,這‘尋隱者不遇’的典故,他還是知道的,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從這字面上的意思來說,頗有高深莫測的味道。
真是好一個云深不知處……
不過這娃兒嘴巴倒是緊,也不知道這戶人到底是怎么樣的人家,教出這么一個伶俐的小哥兒來。
田書記這邊腦袋里百般思量,隨行的幾位同僚卻是摸不著頭腦了,一頭霧水,不知道書記怎么臉上一會深沉,一會晴朗。
好在他們都是以田書記為核心的,就算慢一會也不遲。
方寧這一身復古風打扮,還是知道這田書記喜歡古風氛圍,所以特意迎合的,這里幾番謀劃,未免沒有其他心思和想法。
所以落到田書記眼里就有點審視的味道了,到底是做作?還是本來就如此。
田書記又問了幾個不打緊的問題,方寧這邊四面玲瓏都給應付過去了,至少啥田書記啥都沒問出來。
方微都換上了一身素衫,活脫脫一個小賬房師爺的模樣,她倒是沒有別的心思,只覺得有趣好玩。
而小爺他們這一房,正好也去二爺家住上幾天,更是方便了方寧行事。
至于爺爺,方寧則更是下了一番功夫,不知道從哪里弄來青衣儒衫,而后讓爺爺硬背下王陽明心學禪宗。
爺爺本來就有些清顴模樣,性子淡然,扮起儒家隱士高人,挽起褲腿在菜園子里侍弄那些瓜果,看起來還真是有些高深莫測的樣子。
方寧帶田書記等人入山莊,招手叫爺爺,然后低聲對田書記說,“這山莊是我爺爺開的,他是這里管事的。”
爺爺聽到動靜,也就放下鋤頭和挑水桶,帶著淡淡的笑就過來了。
涼亭下,田書記和爺爺面對面坐著,泡上一壺鐵觀音,擺上幾盤子水果,就這樣攀談起來了。
果然爺爺還是非常能忽悠的,畢竟早些年也是山川大河到處跑的人,沒點閱歷的功夫怎么可能唬得住人。
因為早有準備,爺爺對王陽明的心學禪宗信手拈來,什么‘知行合一’,‘巖中花樹’,‘格物致知’很快就把田書記忽悠住了。
田書記心想山野里居然還藏著隱士高人的,這跟他讀過的游俠列傳小說差不多,如何有些不興奮,于是竭力表現出自己豐富的閱歷。
兩人說到后面,也越來越投機,田書記也越恭敬了。
到吃晚飯的時候,一行人早已經饑腸轆轆。
那些同僚看到田書記還興致勃勃,有人就出聲提醒他,我們是來山莊吃野味的,不是來討論心學禪宗的……
田書記被人點醒,這才記起來自己來的目的。
彼時,他還未處在縣里權力的巔峰階段,官威還不是很嚴重,所以也有些揣揣的意思。
爺爺自然知道到什么時候該干嘛,討論禪宗本來就只是鋪墊,裝久了這么,他自己也不舒坦,肚子里畢竟就那么多墨水,來來去去,就那點干貨。
要是再挽著不放繼續討論,那就有點本末倒置的意思。
況且也容易被別人看穿。
“那客人就移步去用膳。”爺爺覺得這樣文縐縐的說話真沒意思,喉嚨都在發癢,但架不住田書記就喜歡這個調調,只好繼續高深莫測下去了。
青磚鋪蓋的回廊上,布置了一張木桌,是尋了遠近聞名的老師傅用上好的樟木打造的,散發著清香。
回廊過去是涼亭,前面是池塘,一池碧綠蓮葉的活水,涼風襲來,紅色或白色的花鯉魚潛躍。
再配上桌上干鍋羊肉,土豆燒野豬肉,紅燒野兔等等,還有一道壓軸的飛龍鳥鮮湯。
這美景、這美味,簡直是美輪美奐。
在杯盤交錯中,田書記等人不免有些流連忘返,樂不思蜀了。
一直到天漸暗,夕照下大伙都有些醉醺醺的,都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