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周大師的仕女圖,楚某愿出五千兩買下此扇。”
說這話的時候,楚繹心心虛地避開了赫連樂的目光。
此話一出,眾人臉色均變了一變,五千兩白銀,在濟安最好的地段安置一座五進的大宅,再配上三四五個姨娘,也夠支持這大宅消耗些時日了。
不過有心人還是聽出了楚繹心話中的意思,因為有個“若”字,整句話的意味便發生了改變,若只有周大師的仕女圖,可事實并非如此,于是眾人又將目光落到了那把折扇之上。
趙公子自然也聽出了楚繹心的意思,便將折扇緩緩展開,除了仕女圖,扇子的另一面是一首及普通的詩文,并沒有什么不妥之處。
“羅衫錦帶與君解,紅燭合歡帳暖明,琵琶聲聲依縈耳,可憐夢醒燕伶仃。”楚繹心緩緩將詩文讀了出來。
這是一首訴說離別相思的酸詩,對仗也不算工整,意境也十分簡單,好在情緒表達直白明了,但題在周大師畫作之后,確實有些糟蹋了那幅仕女圖,就像乾隆皇帝喜歡在眾多稀世古畫上題字一般,讓完美的藝術作品憑添了幾分遺憾,不過這并不能否定作品本身的價值。
見眾人更加狐疑的神情,楚繹心心中感嘆:文字獄啊文字獄,這個農民起義取得政權的國家雖然皇權穩定但仍然百廢待興,想必統治者似乎還沒有精力去約束文人,誰都沒有在意詩文中是否出現了“燕”的字樣,以及“燕”字在這首詩中的境意。
不過不巧的是劉辰遇見了楚繹心,自從劉辰進入酒樓大搖大擺拿著折扇招搖時,楚繹心就注意到這把扇子了。
楚繹心的父親是一名文物修復師,她從小泡在博物館里,練就出一副不錯的眼力,她迅速分析出這折扇的價值,由于過分關注,楚繹心隨即便看到折扇另一面的詩文。
她本來只想尋機拿到折扇,用此來要挾劉辰,沒料到劉辰竟濫用私刑,想將她收押起來,她只能故意鬧大動靜將樓上的大人物引下來“借力打力”。
“劉公子,請您解釋一下,可憐夢醒燕伶仃是為何意?”待楚繹心讀過詩文后,目光冷厲地看向劉辰,寒聲問道。
公子別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