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老夫人覺得一定是哪里產生了誤會,但她不好責備顧淑彤,想了想對身后的嬤嬤道:“你去都信候府,將湘竹給我叫來。”
那嬤嬤恭敬地應了聲“是”,忙去了都信候府尋白氏去了。
大概過了小半個時辰,嬤嬤小跑著回到了白芷院,白老夫人見她只一個人回來,瞬間沉了臉,問道:“人呢?”
嬤嬤用手摸了一下額頭上的汗,調整了一下呼吸才道:“老夫人,侯夫人不在府上,好像是進宮了……”
“進宮?可聽說因何事進宮?”
嬤嬤搖頭,有些忐忑地道:“只是說進宮去見東仁皇太后娘娘,并不知道具體何事……”
“什么?”白老夫人聽見“東仁皇太后”幾個字后瞬間瞪圓了眼睛,面色也陡然變得冷凝,沉聲道:“她怎能去見那個女人……難道忘記了我顧家立場!”
聽說白氏去見東仁皇太后,不止是白老夫人感到訝異,連顧淑彤也很是驚訝,要知道東仁皇太后與西德皇太后兩人之間的矛盾,幾乎天下皆知。
先帝在位時,兩位娘娘都只是先帝身邊的貴妃,不過西德皇太后姜太后出身名門,她的兄長乃是開國四王中的都禮王,而東仁皇太后古太后不過是末流家族送進宮中的一位秀女,若不是機緣巧合在御花園遇見了先帝,并為他解了困擾他許久的一個棋局,怕是古太后未必有機會被選入宮中。
白老太太不禁回憶起當年的那些往事,她曾是姜太后的貼身婢女,姜太后剛一入宮就受到陛下的寵愛,直接被封為貴妃,因為先帝的皇后很早就去世了,所以被封為貴妃的姜太后可以說是后宮最尊貴的存在,后來姜太后更是生下了先帝的長子,先帝將其立為太子,那時不管是姜家還是姜太后簡直是風光無兩。
這一切直到古太后的出現而漸漸改變,古太后漸漸奪去了先帝所有的寵愛,從一個小小的才人一步步升為與姜太后平起平坐的貴妃,還生下了先帝最年幼最寵愛的兒子趙王。
姜太后恨古太后入骨,她想盡一切辦法想要將其除去,可是姜太后似乎被人施了詛咒,古太后安然無恙,她們姜家卻頻頻遭遇禍難,先是他的兄長遇刺身死,后來他的侄兒也戰死在沙場,姜家漸漸衰敗,可是厄運卻沒有就此離開,最后連她唯一的兒子先太子也死在了北疆。
因為先太子的離世,先帝這才改立了當今陛下為太子。也因當今陛下曾經養在古貴妃膝下,陛下即位后,便加封養母古貴妃為東仁皇太后。陛下感念與兄長的情誼,追封先太子為靜王,加封其母姜貴妃為西德皇太后,其遺腹女為安慶公主。
作為西德皇太后的心腹,白老夫人知道,雖然姜太后得到了太后的寶座,可她卻感受不到任何的快意,她覺得那“西德”二字就像是撒她在傷口上的鹽巴,無時無刻不在提醒她,她們姜家已經敗了,她的兒子已經去了,她的頭上還有一個東仁皇太后!她覺著,這是古太后故意羞辱她,才讓陛下施舍給她這樣一個頭銜。
雖然如今東西兩宮太后表面上相安無事,一派祥和,可西德皇太后早已經恨毒了東仁皇太后,她甚至認為靜王的死與東仁皇太后有脫不了的關系。
而顧家,曾經是姜家的家奴,因立了功削了奴籍從此平步青云,雖姜家已經敗落,但白老夫人絕不會背棄姜太后。
白湘竹雖不姓顧,但她作為白老夫人的女兒,絕對不該跟古家有任何的親近之舉,可白氏居然繞過姜太后,進宮去見古太后,這不禁讓白老夫人想起她之前與白氏提赫連樂的親事時,白氏便躲躲閃閃支支吾吾,難道是有了更好的選擇?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白氏居然置娘家于不顧,只奔自己的前程,這讓白老夫人實在是怒不可遏。
怪不得她至今都不曾去顧府納彩,怪不得淑彤剛剛見了赫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