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你看那是什么!”
除了百姓們注意到這些孔明等外,巡城的士兵自然也注意到了。一個軍官仰頭看著天上越飛越遠的孔明燈,輕輕蹙眉道:“大概是哪個大戶人家小少爺過生辰吧。”
因為這些孔明燈一閃而過,軍官也沒在意,騎著馬帶著士兵們繼續巡邏,這些孔明燈就好像那一現的曇花,很快就被人忘在腦后了。
次日,楚繹心帶著余氏兄弟又在同樣的地方燃放了分別燃放了十幾盞孔明燈。這一次,除了幾個孩童趴在家里的窗子上看得起勁兒,仍就如一粒小小的石子沉進大海中,沒有激起任何水花。
第三日,楚繹心三人如之前一般,繼續將孔明燈放入空中,不過這一次當孔明燈升到空中后,巡城的士兵們心里都升起幾分疑惑。
“大人,這是第三日了,要不要射下來一只看看?”一個士兵對巡城的軍官說道。
那軍官朝天上看去,蹙眉點了點頭,沒過一會兒,士兵便將一只插著箭的孔明燈呈了過來。
軍官接過孔明燈,因為那只箭將孔明燈的燈身射穿了,紙上的字有一些已經看不太清,不過軍官仍可以讀出大體是一首描寫民間疾苦的打油詩,便將孔明燈仍給士兵道:“沒事兒,應該是幾個酸儒,明日你看著點,把他們抓住不許他們再放了!”
“是!”
第四日,那幾個士兵早早就等在了孔明燈升起的地方,可是過了一陣,幾十盞孔明燈卻在另外幾處地方飛了起來,士兵們忙朝孔明燈飛起的地方跑去,等他們跑到了地方,卻是連個鬼影子也沒有見到。
到第五日時,這件事已經傳遍了城北的大街小巷,因為有一些孔明燈在半空中被冷風熄滅,便飄到了一些百姓的院子里,百姓們見到孔明燈上還寫著字,覺著很新奇,便以此作為談資互相八卦了起來。
“你說會不會是個大俠,體恤我們百姓疾苦,要劫富濟貧接濟我們!”
鐵匠鋪里,一個黑黑的漢子一邊輪著錘子,一邊與一個客人攀談。
那客人搖頭道:“醒醒吧,想什么美事兒,若是大俠早就直接動手了,才不會做這些個沒用的,你快仔細給我打鐵,別砸到自己的手!”
兩人的對話正巧被一個路過的道士聽見,這道士蹙了蹙眉頭,也是面臉的疑惑。
這道士正是明清的大徒弟子瑜。這幾日,不知是因為巧合還是因為常德觀比較大的緣故,有好幾盞孔明燈從空中落下來都掉進了常德觀的院子里。
起初他們也沒有在意,可這幾日他們發現,那些孔明燈好似一直在圍著常德觀的四周燃放,不管他們在常德觀的哪個地方,都可以看見飛到空中的孔明燈。
子瑜回到常德觀后,明清道長正拿著一盞破損的孔明燈端詳,他的表情看上去有些凝重,眼中的光忽明忽暗,子瑜走到明清身邊,低聲喚了一句:“師父。”
明清抬眼看向子瑜,將孔明燈放到一邊,“你回來了,南燕山那邊布置的如何?”
子瑜點頭道:“師父放心,師弟他們正在準備,這一次南燕山就會是赫連樂的葬身之地。”
明清滿意地點點頭道:“好,等時機一到,你們就送他上路吧。”他正欲再夸獎子瑜兩句,卻見子瑜的眼睛盯著桌案上的孔明燈,眼睛里滿是驚疑之色。
明清順著子瑜的目光看去,發現桌案上的孔明燈疊在了一起,因此孔明燈上的字也改變了原來的順序,而他此時所看見的最上方兩個字,竟然是他的道號“明清”。
明清瞪著眼睛,覺得這事絕對不是巧合,便一把將桌案上的孔明燈提了起來,仔仔細細又將燈上的那首詩又讀了一遍。
“公門酒肉喂野狗,主笑仆歡好年頭。安得一檐遮風雨,慶捧野葵做珍饈。明日不知腹何填,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