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比劉奕更清楚,明清道長就是個神棍,他那第一幅“雄鶴撲燕”的壁畫就是假的,后面這些又如何可能是真的天示!
可是他怎能將第一幅就是假的事情說出來,如今又找不到燕神峰上那些“天示”的把柄,劉奕看了眼段大人,只能將嘴慢慢閉上,不敢再言語。
角落里的赫連玄偉看到這個結果幾乎要氣得咬碎一口銀牙,若不是他使了計策叫人在赫連樂的肩膀上紋上一只雄鶴,此刻這“福鶴”之名怕也落不到赫連樂的頭上,他如今是偷雞不成反讓雞成了吉祥物,不僅沒有除去他,反而讓赫連樂這世子之位做得更加穩當了!
但赫連玄偉也只能將這口悶氣往肚子里吞,此刻他恨不得所有人都看不見他,陛下會判赫連樂火刑,皆是因為他的“告密”,君上不會有錯,那這件事若是要追究責任,只會將所有的過錯都扣在他的頭上,想到這兒,赫連玄偉的后背竟滲出一層冷汗。
段大人的眼神則是明滅不定,他發現自己真是小瞧了赫連樂,能將一步死棋盤活,的確是個不可多得的好對手。
“既然是福鶴,希望可以讓太子殿下早日康復!”
段大人知道今日之事已難扭轉局面,只能在皇帝心中埋下一根刺,太子之病不能治好,“福鶴”又怎能稱之為“福鶴”呢!
史大人點頭應到:“段大人說的不錯,不僅如此,還希望大燕可以早一些找到兇劫所在,如此也許太子殿下便能逢兇化吉了!”
史大人用了一招四兩撥千斤,將注意力轉移在“兇劫”之上,“兇劫”不出,“福鶴”又如何去救呢!
段大人看向史大人,凹陷的臉頰讓人望而生畏,有些呆滯的目光下卻隱藏著一絲幽光。
而史大人天生一張圓臉,眉眼彎彎,長著一副彌勒佛的樣子,厚厚的耳垂看著極有福相。
二人對視了片刻后均露出了開懷的笑容,齊齊向皇帝拜倒道:“天佑大燕,大燕萬福!”
聞聲,所有的大臣都跪拜了下了,齊聲呼道:“天佑大燕,大燕萬福!”
早朝在一片贊頌聲中結束了,早朝過后,弘文帝宣了兩道旨意,兩道旨意皆是頒給都信候府的,第一道是頒給都信候府大老爺赫連玄偉。
弘文帝先是夸贊了赫連玄偉一番,說他如何廉潔奉公,又事如何如何剛直不阿,最后賞了赫連玄偉五十兩銀子,并將其調任到太仆寺,任太仆寺丞。
赫連玄偉接旨后只覺得腦袋一陣眩暈,他好不容易熬成正五品,瞬間就被降成了從六品,且還是沒有實權,不入流的閑職,皇帝哪里是再夸他,這是在天下人面前嘲笑他??!
他強忍著胸口的不適接下了圣旨,待宣旨的公公走后,赫連玄偉一口鮮血噴到了明黃色的圣旨之上。
第二道則是擢升赫連樂為金吾衛旅帥,賜緋色披風和一柄長鳴寶劍??珊者B樂并沒能接下圣旨,因為從燕神峰被救下至今,赫連樂都未曾醒過來。
弘文帝得知消息,命白太醫去都信候府為赫連樂診治,可幾服藥下去,赫連樂仍然未醒,弘文帝想起幾日前赫連樂跪在大殿上凄涼地為赫連玄安扣下三個響頭時的情形,心中不禁涌出幾分歉疚和憐惜,于是又派人賞賜了許多金銀和良藥。
一日后,“石板天示”在都京城里傳開,都京的百姓立馬炸了鍋,誰也沒有想到,他們避之不及的“雄鶴”居然是上天賜予大燕渡劫的“福鶴”。
燕神峰上發生的事情更是被傳得神乎其神,什么天將金光,祖師顯靈等等等等,那些傳播者說得好似他們親身經歷了一般,叫人聽得乍驚乍喜,對赫連樂乃是“福鶴”一說更是深信不疑!
有些文人不禁捋須嘆道:“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指亂其所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