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的士兵,增加到三萬五千。
不是李義不想再增加,而是他們的人口,老弱婦孺比例太大。
他總不能把所有年輕男子都加入兵源吧?
三萬五千之數,已經到達一個極限。
不過,人少,裝備就比較好解決了。
他們原來的戰利品,收拾一下,再從外面收購一些,就差不多達到了。
不過,從各方勢力收購的時侯,李義也真心感覺到裝備的昂貴。
同樣的裝備,大商境內貴,百越更貴。
一套稍微像樣子的盔甲,就要上百兩銀子。
連弩,五十兩銀子以上一副。
馬甲,稍微像樣子的,五十兩以上銀子一副。
弓箭,五十兩銀子以上一副。
不得不說,打仗就是打錢,這句話一點沒錯。
很多國家,本來好好的,國富民強,一場仗打下來,就要元氣大傷,若是打敗,甚至江山社稷都要危險。
相比較這些昂貴的裝備,普通百姓一年的花銷,簡直微不足道。
一個全副武裝的士兵,花費十分昂貴。
當然,如果是自己生產,花費就少很多了。
可惜,百越沒多少勢力可以自產裝備,一個合格的匠人不好培養,就算培養出來,若是打仗被俘,說不定就是為敵人培養的,這也導致很少有勢力愿意培養匠人。
他們自產出來的裝備,也很難與大商的相比較。
久而久之,他們更愿意從大商那里購買裝備。
李義倒是可以升級一些匠人打造裝備,但是制作速度太慢,再加上原材料有限,只能一邊讓人打造裝備做為做儲備,一邊向其他勢力購買。
而且,李義多是升級匠人打造高威力裝備,如床弩,超強弩之類的武器,這種武器,那是有錢都沒地方買,自然是優先制作,便沒有太多精力制作普通裝備了。
三萬五千將士。
其中三萬是初級人物。
五千是中級、高級和頂級人物。
整體質量不是太高。
但李義有超過五十萬的信仰之力,隨時可以把三萬初級人物提升為中級人物,倒是也沒有太大擔心。
乾城,必然有很多人是各方勢力的探子。
李義不可能對所有人使用信仰之力,也不可能時時刻刻關注著所有人的忠誠度。
一百多萬人,李義也不可能盯著所有人的動作。
所以,一些消息傳出去,也是難免的。
不把所有將士升級為中級以上,一方面是時間還短,一下升得太強,很容易引起各方勢力的懷疑和忌憚,另一方面,也是消耗信仰之力過多,萬一,他臨時有別的需求,很可能不夠用。
九月十四。
李義獲得四千二百點信仰之力。
九月十五。
李義獲得四千一百點信仰之力。
隨著大商境內,他那些頂級手下攻陷的城池,被快速收復,他獲得的信仰之力,也開始一天天減少。
不過,他們攻陷的那些城池,開倉放糧,分發銅錢各種資源等行為,還有他埋下的暗子,在那些城池里收服的一些手下,均在暗中發揮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