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今天張思雅也來了,坐在趙謙另一側,以投資方的身份出席。
她對趙謙這種動不動就給人分蛋糕的方式感到很無奈。
雖然第一季的《萬萬沒想到》收益是不小,但公司需要用錢的地方也不少啊。
然而大老板金口一開,這錢又嘩嘩嘩溜出去,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不過既然今天大家都這么高興,當著大伙兒的面,她也不好說什么。
反正公司是他的,怎么折騰都行!
話說,晴書文化這一年來也是蒸蒸日上,公司規模不斷擴大,涉足的領域也越來越多。不再單只局限于影視領域,也開始與其他行業公司進行商業合作,比如剛開始的端游跟手游開發。
雖然只是剛開始,還不算成氣候,但起碼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張思雅對自己現在的情況還是很滿意的,累是累了點,但很充實。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有朝一日能看到公司上市,到時候自己或許能升級為總裁也不一定。
哈哈,讓自己也體驗一把霸道女總裁的癮!
然后,強推某個性格軟弱的天才作家美少年?
惹,這設定怎么感覺有毒??!想想都惡寒!
……
《萬萬沒想到》第一季之所以能這么快殺青,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前期都是趙謙在執導,很多劇情都在他腦海里深深印刻,該怎么拍他心里有數,自然會拍得很快。
那會兒幾乎是一天一集的進度,慢點也是兩天一集。
等到易威接手后,一開始表現得很小心謹慎,生怕會耽誤這部劇,為保證質量,加上要磨合熟悉,自然放慢了進度。
好在他有按照趙謙的分鏡頭劇本認真貫徹執行,后面十集拍出來的效果,不比前面的差。
可見他本人還是有點水平的。
趙謙這才放心將《萬萬沒想到》劇組交給他去折騰。
雛鷹總不能一輩子躲在老鷹后面對不對?
趙謙要想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除了平臺以外,還要加以引導,并給予各種機會鍛煉。
自己手下從來不缺好劇本,只要他愿意,有的是廣大網絡作者給他精品劇本。
論腦洞論文筆論設定,起航的作者真心完爆業界,隔壁霓虹的漫畫動漫,用的都是起航十年前就已經玩爛了的梗。
但為什么我們在文化產業方面,為什么還是不如日韓,不如歐美呢?
剛好前幾天他跟業界某位大佬談話的時候,說到這個問題,對方認為,這里面涉及到產業鏈的問題。
比如說動漫吧,雖然近年來一直在說國漫崛起,但是始終弱于別人,這點是事實。
人家隔壁有的是成熟的產業鏈,從源頭到成品一條鏈式生產,雖然我們近幾年也在大力發展這方面,但歸根究底還是慢了一拍。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國漫都在走3d路線而不是走2d路線的原因,因為2d已經趕不上了,那就試試從3d入手吧。
另外有些不可抗力因素的阻擋,各種形式的內容不允許上映,審核環節各種卡各種剪。比如人家是宣傳特色文化,咱們就是推廣封建迷信,別人是提倡少年熱血,咱們就是宣傳暴力血腥。
這種情況下,能發展得起來,才是怪事呢!
沒見現在的卡通頻道,播的都是那種低齡向的動畫么?
的確,為了未成年人的價值觀導向,很多動畫不能在電視上播出,但這也不算電視動畫低齡向的理由??!
難道就沒有不是低齡向又不低俗的動漫么?
為什么來來去去都是什么《熊出沒》、什么《飛天小馬》?
趙謙記得自己小時候看過的高質量動畫多著呢,不管是國產還是合資亦或者是引進的。哪怕《藍貓淘氣三千問》都比什么《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