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我所擔心的?!?
趙謙癱在床上,語氣透露著疲憊“我自然是想將手上的小說i商業開發得更徹底,可總感覺不知該如何著手。關鍵一點,我們手上沒有相關人脈資源?!?
誰讓自己是白手起家,沒有豐富的人脈?
想做電影,沒有發行渠道;
想做動漫,沒有合適的工作室;
想做游戲,沒有實力足夠的合作伙伴。
難!難!難!
光靠自己,都不知要弄到什么時候。
但是,不管如何,自己都要做!
因為現在不做,以后也是要做的,而且只要做好第一個產品,后面自然不愁沒有買家!
就像《萬萬沒想到》,第一季的成功,讓廣告商們對才剛立項的第二季趨之若鶩,廣告費已經漲到一個讓業界羨慕妒忌恨的地步。
“看來是時候加快進度了?!钡芍频昕头繚嵃椎奶旎ò?,趙謙喃喃道。
……
回到南都,趙謙第一時間趕去公司。
“這是新的迷你劇劇本,名為《報告老板》,馬上開始立項工作。”
還沒等張思雅消化這個消息,趙謙又推過去第二份文件。
“這是電影劇本,名字已經起好了,就叫《催眠大師》,你幫我搞定送審工作,然后開始物色合適的導演。這個片子,我們自己拍!”
上次跟京城輝煌文化合作的《瘋狂的石頭》到現在還沒上映,制作倒是快要完成了,送審方面沒問題,要么是圣誕檔,要么是元旦檔,肯定不會拖到春節檔。
這次為了自家公司未來發展,趙謙打算嘗試開拓發行渠道這一塊。
“自己拍?”
張思雅愕然,被他一連串動作搞得一時沒反應過來,低頭看向手中的劇本,問“你打算投資多少?”
趙謙淡然一笑“不多,一千萬夠了!”
《催眠大師》的成本,只有一千萬。
電影的拍攝跟電視劇網絡劇比起來,要麻煩不少。
一部電影,從無到有,需要經歷很多過程。
前期劇本,一般是制片人挑到合適劇本,然后對劇本進行評估,再拿著劇本去找投資人,也叫出品人。
雙方談好分工、責任以及利益分配等問題后,制片人就開始找人拍電影。
首先是導演組,合格的導演會有自己的劇組,起碼能找齊人來開工。同時因為制片人不能時時刻刻呆在劇組,因此還得需要一個監制,幫忙監督電影的進程跟各種預算花銷。
一般導演在拍攝過程中,都會邊拍邊粗剪,這樣后期剪輯起來會輕松不少。
電影制作完成后,就該送去廣電審核,要有電影公映許可證跟發行許可證才可以上院線。
當然,如果不打算上院線,就不用送去審核。
國內沒有拍攝的爛片太多,很多甚至連上映都沒辦法,在送審過程中就被咔擦掉了,或者上映也是院線一日游。
趙謙自然是奔著賺錢去的。
就憑《催眠大師》這部成本只有1000萬的電影,卻拿下了274億的票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