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最懂他爸,一個激將法,我們程總不服輸的心態也就上來了……當即表示,怕死不當老革命,有什么低調不敢見人的,展覽會給了我們邀請函,我們就上!而且包括了展臺的配置,各種引人注目的噱頭……其實……”
“你想說都是程總那兒子的主意?”
田豐點到即止的笑了笑,不在多說,又道,“我知道老顧你來咱們這,還因為一件事。”
“《伏龍基本法》,說老實話,我覺得你們下得功夫不淺,后面是請了一整個專家團隊來做的這套規章制度和各種理念吧……這可是不小的工程,據我知道的,北大的王文宏教授搞過類似的方案,有點像《鞍鋼憲法》那一套,如出一轍的也是韋爾奇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振興公司的‘通力合作’方案,依我看,多的不敢說,要是伏龍真的有所成就,后世人恐怕會抱著這套管理法,引為圭臬研究吧……說到底,找了不少關系人脈吧,可不是錢能搞定的事情……”
“你剛才說外行領導內行……其實不然,”田豐道,“這套管理細則,確實我們內部做了很多規范和補充,但最早的起草擬定者,可是來自于程總和他這個兒子。”
對于這套《伏龍基本法》,其實在公司逐漸壯大起來后,也在不停的補充,所以對于原始的起草,只有一些元老和高層知曉,大家平時也并不多提。
而且程飛揚以此管理公司,也在淡化原始起草這件事,盡量讓這個成為大家一起共同制定遵守的章程,而并非某個人英明神武的功勞。
但這些從田豐口中說出來之后,顧城西目瞪口呆。
作為學者,他才能看得出來這套管理法案的價值。當時大覺伏龍公司有前途,這一點也占了重要因素。雖然不知道他們背后動用了多少能量巨大的群體,以及親身經歷過的實戰總結,字字珠璣的打造了這么一套章程。但這一點,委實讓他這個走學術派路線的從業者是心服口服。
要知道管理學這門科學,窮根究底,無非就是“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這三點原則。
這套伏龍的管理綱要,直接把后兩點“定什么樣的戰略,如何帶隊伍”都言明言透了,其中的厲害處,顧城西是深有體會。
而此時,田豐告訴他,這不是一個團隊。
僅僅是來自于一名少年。
他這么多年的管理學術經驗,頓時感覺有些顛覆。
末了田豐說起種種神奇之處,最后再露出那個高深莫測的微笑,“還打算走人?”
顧城西再和他碰了一杯,擱下杯子,“我就不信了,你們伏龍這運勢,還能上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