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付出的努力和面臨的挑戰也并不會輕松多少,至少程燃在力沖刺那套蓉城十中招考資料的時候,還是感覺到一種與人斗其樂無窮的逸趣。
刷題刷得頭昏腦漲,程燃記得當年讀書時期他就如此過,為了在那五分一階,十分一檔的陣地上行進一步都是無比艱難的體會,哪怕重生,至今想起來仍然歷歷在目。直到重生之后的加持,兩世人生所積累的各方面方位認知的能力,運用到做題上,就像是站在一個更高的維度往下俯瞰一樣。
諸如刷題并不是盲目的做得越多越好,而是從頭到尾都要構建一個屬于自我的知識體系,一個提綱挈領的框架,所有的刷題都不應該是盲目的,而是該將所有的解題思維和經驗歸結于大的框架之中,每做一道題,就在豐富自我體系。以后遇上類似題目便不再是簡單粗暴的求解,而是能夠迅速將這一題屬于哪一種門類,出題人考點是哪里,久而久之這就形成了類似直覺的東西。
所以直覺不是玄之又玄不可捉摸的事物,相反都是建立在大量相同類別和觸類旁通知識點的延伸上面,從而產生的應激反應。
這些都是他重生前的那一輩子,沒有想透領悟到的東西。
這一世卻能讓他有新鮮的感悟。
頭昏腦漲,是因為思維混亂,還沒有形成體系。而刷題刷到酣暢淋漓,如卸重石,才算是有營養的刷題方式。
當然,對這樣的體系構建和領悟總歸是非常費腦力體力的事情,以至于程燃做一段時間,還是要停下來休息一下,走出去教室呼吸新鮮空氣,換換腦子。
一個奇特的現象是,每當他出現在教室外面的走廊圍欄處,那些外面一簇聊天的人們,那些鴉鴉之聲就會突如其來的小下去。
山海音樂節已經過去了兩個月,現在一中的學生們,在家庭聚會,或者親戚父母朋友的碰面中,時不時都會被人問及到他們學校走出來的音樂老師秦西榛的事跡。
其實一中還是走出過一些有名的人,從政的,經商的,但似乎秦西榛走得這條路子,知名度散播得倒是相當快,當時音樂節許多電臺直播,也變相讓影響力擴散。
多少會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不過一中的學生們在山海市民眾的討論間,有一種身處核心的參與感。而至于那些秦西榛教過的班級學生們,在最初的震驚和對秦西榛的懷念過后,則是更多的人戴著耳機,在下課閑暇時聽著歌,總覺得自己的人生中經歷了一個很多年后回憶起來也很有辨識度的大事。
而一些知曉個中細節的學生們清楚,人們談論的秦西榛的歌曲中,年長的人偶爾也會哼唱的“不再是舊日熟悉的我有著舊日狂熱的夢”,亦或者有些年輕人喜歡掛在嘴邊的“都選c”,最初的來源,究竟在何處。
所以很多人也無法淡定。
最初時是不少人來到九班門口觀摩,打聽程燃的,只是這種情況自然不可能長期持續,有不少用寫信的方式,表達想要和程燃做朋友意圖的,信很多,程燃很難一一回應,就讓俞曉幫忙打理了,結果篩選了百分之七十的情書,其中有幾張來自于同性。
但每每像是程燃這樣走出教室,就會出現這樣被無數目光聚焦,人們說話的聲音小下去的情形。
走廊盡頭樓梯那里,有學生在下課時圍著,分享著收音機的耳塞,他們聽著耳機里傳來那秦西榛在電臺榜單上點播率高居前列的歌謠,歌聲清冽如泉,或激昂如奔馬,亦或者如泣如訴,氣象大千。
電臺榜單上那些歌曲對樂壇展開了腥風血雨的殺伐,秦西榛的名字青云直上令人不由自主遐思……而與之相比,手撐在護欄,眺望遠處林木放松眼睛的程燃,仿佛是兩個世界。
他們不明白,為什么他會如此的平靜。
像是時光長河中,巍然不動的巖石。
他究竟在想些什么?無數人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