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這樣態度的官員在商務部不少,前景不容樂觀。
飯局結束,本杰明離開,伏龍眾高層都算是感受到了這種受審視和不信任的壓力,眾人都情緒不高,這邊買單結賬,這頓飯花了兩千五百多美元,其中一支本杰明喜歡的葡萄酒,就是多美元。
后面從游說公司的羅伯特這里知曉,本杰明這樣的官員,年收入大概也有十幾萬美元,算是中產,但是要養家,本杰明大兒子在普林斯頓大學,還背有高昂助學貸款,所以平常是肯定不會自掏腰包這么消費,自然有類似伏龍和游說公司這些人買單,這就是k街附近這些高檔餐館生意興隆的原因。所以有說法說很多美國法律不是國會山制訂的,而是在這些餐館里敲定的。
伏龍這算是花了錢受一頓質詢。而且還得寄望以此贏得些許對方的“瞭解”,以期對方在日后對待自己的態度上有所松動。
花大價錢,甚至付出高昂代價,別人要插手就插手,要介入控制就控制,以近乎于喪失尊嚴的方式求得市場準入,還得面對刁難和偏見,這是很多國內赴美的公司所面臨的常態。
程飛揚一行接下兩天還見了一些美國方面的官員和議員,各方消息開始匯總過來,現在在k街的中國公司,不止他們蓉城的伏龍,還有一些企業也在活動。
這不奇怪,游說本就不是低調的行為,有的時候甚至還要高調,在咨詢發達的k街,最不愁的也就是資訊。
甚至伏龍公司在k街的游說內容,很可能也都會給人知曉了。
三天后,程飛揚果不其然收到了一封邀請。
隨著邀請過來的是一位西裝革履的男士,表示自己是來自長安會。
程燃想到了他么抵達美國當天,在機場遇到的那個“長安會經貿團”。有記者有媒體等候,程燃接下來還在隔天的報紙上看到了有關報道,經貿團上面的與會人物,其實有些并不陌生,而這群人也是罕見在華盛頓這邊很受歡迎的國內群體。
因為其中有不少人……說白了,就是買辦。有的來頭程燃的兩世人生看來,一目了然。背后是些什么人,大多數都是普世人們眼中的精英階層,這些人有背景有資源,而且還很是能干,只是程燃沒想到的是,因為程飛揚的活動,對方還是找上門來了。
到來的人很明確的向程飛揚介紹了一番長安會的相關會員單位,整個經貿團的目標和宗旨理念,最后才向程飛揚含蓄的表明長安會方面傳遞過來的意圖。
伏龍公司在美國這邊意圖尋求關鍵技術合作研發的行為,有可能會給如今美國一些渲染“共和國威脅論”的人作為做文章的借口。
當然,伏龍的活動影響未必就那么大,但是總會給對方多一些砝碼,這種事情,盡量能免則免。
對方還冠冕堂皇說起如今國家大戰略加入to的節骨眼,伏龍這種想往產業鏈上走的行為可以理解,但是,其心雄壯,但其力未免過于不自量,如今最先進的科技上游,還是美國公司,而且在這上面,美國無論政府還是國會,有很多雙眼睛是盯著的,盯得很死,更不會讓威脅出現。
伏龍還是先把自己的分工明確好,不要觸碰國際貿易框架下要主導產業上游的美國主要利益群體的神經。若不然伏龍公司在美國的活動,有可能會讓長安會這個群體很多企業在美國方面的談判陷入被動局面,讓別人產生不信任。
來的人把話帶到了,程飛揚聽過了,但也婉言謝絕出席長安會宴請的邀約。很明顯,別人一開始就把道給劃下來了,程飛揚不會按照對方的“指導”行事,所以哪怕是為商要一團和氣,特別是同在異鄉,但這場對方的宴請也沒有出席的必要了。
謝絕對方,對方笑了笑離開后,程燃對程飛揚比了個大拇指,“老爸,硬氣啊!”
程飛揚不和買辦集團打交道硬氣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