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大隊?”瓦列里擰起了眉頭,“這可是個大數目,看起來,德國人對莫斯科的制空權看得尤為重要。”
何嘗不是呢?莫斯科作為蘇聯的首都,值得德國人認真應對,而經歷了各大戰役的德國陸軍,此時已幾乎耗盡了元氣,因此他們當然希望通過空軍來消耗蘇軍的力量。
瓦列里登上了嶄新的拉5戰斗機,伊萬大叔迅速地為他啟動了引擎,伴隨著一陣“轟隆隆”的吸氣聲,這臺一千七百馬力風冷發動機在戰場上第一次發動了起來。
引擎的聲音與之前的相差很大,瓦列里能清楚地感受出來,雖然他沒開過拉格3,但他卻發現了這臺新引擎比試飛那會聲音更加清晰嘹亮,如同一臺剛出廠的野馬跑車一樣。
幾架拉5率先駛上跑道,排成了一列縱隊,等待他們的僚機跟上,只有有經驗的飛行員才能得到嶄新的拉5戰斗機,而新兵只能駕駛老舊的雅克1。
瓦列里興奮地握著操縱舵環顧著四周,他忽然發現,座艙的視野也比原來開闊了些,似乎是高度進行了調整,而且機背的弧度被壓了下去,給了他非常好的后部視野。
所有人整裝待發,一名地勤走到了塔臺旁邊,舉起手槍對著天空,忽然,“砰”的一聲開了火。
如同體育場上的發令槍一樣,槍聲一響,最前方的兩架戰機就立馬松了剎車,開始滑向了跑道的盡頭,瓦列里緊隨其后,在速度剛剛躍過兩百的時候成功拉起了機頭,這架拉5的處女戰就此開始。
駕駛新飛機對于一個部隊來說不一定是好事,因為有可能這會導致部隊的戰士們短時間適應不了它的作戰方式。
這次似乎也印證了這個道理,大家在路上都開得很慢,巡航時速只有可憐的四百公里,似乎都在適應新飛機的操作。
“隊長,開得還習慣嗎?”瓦列里看著在前方不遠處晃晃悠悠的柯羅連科座機,打趣地問道。
“這操縱感比拉格3強多了……我還得適應一下,好像碰一下操縱舵它就會轉一個圈似的,太敏感了。”
瓦列里深以為然,盡管之前已經參與了試飛,但瓦列里還是覺得量產型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就是由于操縱翼面的拓展,以及一系列氣動上的改進,新飛機的水平性能實在是過于好了一點。
瓦列里微微擺了擺機翼,卻直接感受到了強烈的扭力,這讓他不禁暗暗吃驚,如果在高速上也能保證這樣的話,它的滾轉能力應該比拉格和雅克要好得多。
“下面就是紅場,同志們。”在幾個人沉浸在新飛機優異的性能時,柯羅連科忽然叫道。
其實這倒不是因為紅場是個多么值得一看的景觀,畢竟大家在莫斯科區域執行了這么多次任務,早就看膩了。
只不過,經過了紅場,就代表了他們已經飛躍了莫斯科市區,再往西開,就是任務地點了。
“聽說這次參加任務的還有其他兩支部隊?”亞歷山大問道。
“沒錯,還有53師和近衛第2師。”
“53師我知道,可是這近衛第2師是哪支部隊?”
“是紅旗殲擊航空兵第29團。”有人回答道。
“嗯,他們被授予近衛稱呼也是理所應當的。”許多人一聽這個名號,就在無線電里附和道。
紅旗29團,在開戰兩個月內,擊落的敵機數量就達到了47架,要知道這在戰爭初期雅克和拉格戰斗機都配的不是很齊的情況下,已經可以說是一個壯舉了。
“那他們怎么被擴編為師了呢?”瓦列里此時問道。
“據說紅旗團轉到了莫斯科后,與好幾個被打散的團合并了,組建了一個航空師。”柯羅連科解釋道。
“他們也在莫斯科?”
“沒錯,只不過在西南角,和我們正好是對立的方向,所以才不常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