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瓦列里正在備戰的時候,亞歷山大已經進入了交火。
一共十六架斯圖卡正緩緩地向蘇軍地面部隊飛去,剛剛為了躲避瓦列里等人的截擊,他們特意繞了路,這也導致了他們的支援姍姍來遲。
但好在他們已經離目標不遠了,根據粗略的估算,大概只要再飛不到五分鐘,炸彈就會落到下面那些t34的頂蓋上。
可就在這時,一陣驚呼聲打破了機艙內的寧靜。
“敵機!”
“什么?那幫該死的戰斗機是干什么吃的!”
“狗日的!等老子回到基地一定要向上面打報告!”
……
所有人的斯圖卡飛行員看到后方的飛機時,心中已經把那些護航戰斗機的家人問候了個遍,這不值得奇怪,如果一個人因為自己的失誤而導致你的性命陷入危險,你也會大發雷霆。
但再怎么埋怨,也不能改變既有的事實,亞歷山大聽從了瓦列里的意見,在對方自衛火力開火前,便一溜煙鉆到了下面。
“不要分散,集火攻擊正前方那架飛機!”
亞歷山大的小隊紀律性很不錯,四架飛機排列著標準的13隊形從腹部向目標發動了進攻。
“六百、五百、四百……”亞歷山大注視著那架斯圖卡的垂尾,心中默念著,突然,他一下扣動扳機,紅色的曳光彈帶領著它的弟兄們一同向目標射去。
斯圖卡十分笨重,根本沒有還手的能力,結果他連躲都沒躲就挨上了十幾發127子彈。
“,我中彈了,掩護我!”那個斯圖卡飛行員對著無線電大喊,他回頭看了一眼,卻沒有發現任何敵人。
“斯特羅爾,你為什么不開火?”
“長官!我看不見他,他在我的下面!”斯特羅爾舉著機槍,用帶著哭腔的聲音說道。
亞歷山大看見機槍命中了目標,就停止了射擊,緊接著,他按下操縱柄上一個紅色的按鈕——
“砰——”一聲驚人的巨響,一顆白花花的炮彈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飛向對方,就像保齡球一樣穩穩地擊中了目標。
炮彈在命中的一剎那便猛地發生了爆炸,亞歷山大看見碎片如同下雨一樣從那架可憐的飛機上濺了出來。
爆炸廖起陣陣煙霧,然而,在硝煙中,亞歷山大清楚地看見那架斯圖卡從中間斷成了兩截,其中的一半正回旋著向地面墜去。
在這樣的情況下,飛行員和機槍手是不可能跳傘的,巨大的重力加速度把他們狠狠地壓在了座位上,絕望的他們只能看著旋轉的世界走向地獄。
亞歷山大望著火球,心中沒有絲毫憐憫,沒辦法,誰讓這些飛機殺了他太多的兄弟呢?天道好輪回。
斯圖卡在戰爭初期絕對是個閃耀的角色,無論在北非還是奧斯陸、色當還是明斯克,幾乎在德國所有的軍事行動中,都有它的身影。
至于蘇德戰場,則是這朵死亡之花盛開的地方,也將會是它衰落的地方。
烏德特、迪諾特、漢斯·魯德爾……這些傳奇人物駕駛著這種飛機大殺四方,這種飛機的反坦克改型甚至可以精準地擊殺戰場上的任何一個目標,魯德爾就駕駛著這種飛機取得了擊毀519輛坦克的驚人記錄。
然而,最終這種飛機還是因為自衛火力差、速度緩慢、航程低又不靈活,以及制導炸彈的發明而漸漸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中。
不過論1941年的斯圖卡,那還可謂是戰場上的王牌支援手,只要有制空權,這種飛機能讓敵人生不如死。
但前提是,你要有絕對的制空權才行。
亞歷山大靠著一架39在整個斯圖卡編隊中殺的三進三出,一輪下來,他一個人就取得了擊毀三架飛機的戰果。
德軍長機沉不住氣了,眼看損失將近過半,他直接下達了撤退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