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水作為契丹境內土護真水的源頭,由西自東將室韋與契丹完整地分割開來,黃水以北乃是室韋烏羅護部,而其以南便是契丹的突舉部。
黃水與灤水之間雖無所交集,但兩條大河卻相距不遠,自灤水北部抵達黃水北部僅僅數百里之遙,若騎上一匹快馬不消半日便可到達,契丹人屢次進攻灤倉時走的便是這條捷徑,而此地以北則便是一片廣闊的沙漠,沙漠再北便是黠戛斯境內的弓盧水。
因有沙漠相隔,契丹人自然不可能知道就在弓盧水一側,十萬黠戛斯大軍已是整裝待發,更不可能知道此時此刻一支千人鐵騎正借著夜幕的掩飾下,沿著黃水步步逼近。
突舉部作為耶律撒剌的親近部族,完秉承了對于奚族的仇恨,在屢次進攻灤倉的計劃中自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耶律撒剌也對于突舉部寄以厚望,每有要事必親自前往突舉部與其相商。
正如現在,剛剛自大唐檀州城趕回不久的耶律撒剌便正坐在突舉部首領迪輦的汗賬之內。
曾經揚言三個月攻下大唐河朔三鎮的豪言壯語已隨著大唐帝國的反攻而煙消云散,事到如今耶律撒剌知道就連檀州、薊州兩城被唐軍攻破都已是早晚的事,所以耶律撒剌才急不可待地趕回契丹本部,因為他不想背上敗軍之將的名聲,畢竟在自己離開之時,檀州、薊州兩城仍牢牢地掌控在聯軍手中。
對于耶律撒剌的心思,契丹各部雖然沒有人膽敢明言,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而耶律撒剌也自知自己在這個時候回來必然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到自己在各族中的聲望,雖然算不上嚴格意義上的逃兵,但至少在驍勇善戰的契丹人心中一定會引起些抵觸。
所以耶律撒剌需要一些手段來挽回自己的聲望,而這便是其此次前來突舉部的目的。
自李湞出關率三千鐵騎將契丹本部攪得亂作一團之后,契丹人便將此視為奇恥大辱,但偏偏這支大唐騎兵卻又一頭扎進綿延千里的密林之內徹底沒了蹤跡,但對于耶律撒剌來說這卻是個機會,若能將這支大唐騎兵永遠地留在契丹的土地之上,或許沒有人會想起自己曾做過什么,他們只會記得乙室部、乃至整個契丹八部的恥辱與仇恨,終得昭雪。
而耶律撒剌的聲望也將達到一個新的巔峰,距離自己取代耶瀾可汗的那一日也將再進一步。
此時的耶律撒剌面帶微笑,目不轉睛地望著迪輦,而迪輦卻是愁容滿面,那肥碩的臉龐在篝火的映照下更顯得油光四射,兩條如刀般的眉毛緊緊蹙在一起,不得解脫。
“迪輦,你可愿助本汗一臂之力?”耶律撒剌笑著,語氣中夾帶著一絲不耐。
迪輦沉默良久,對于耶律撒剌之言自己似乎沒有拒絕的理由,但此事之難以及所要承擔的風險卻又遠遠超出自己能夠承受的范圍,畢竟自己將要蒙騙的是耶瀾可汗,雖說如今的耶瀾可汗早已權柄旁落,但其畢竟還是整個契丹八部共尊的唯一可汗。
耶律撒剌見狀自知迪輦膽怯,當即冷笑一聲道“漢人有句話本汗深以為然,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既然耶瀾沒有本事將這支唐軍找出來,那理應由你我來做!只要此事能成,你我便是契丹族的英雄,介時難不成還怕耶瀾刁難?”
說到此處,耶律撒剌微微一頓,而后緩緩起身走至迪輦身前,似笑非笑般地說道“你我兩部歷來交好,此事既成實乃大功一樁,來日大業若成,夷里堇(契丹官名,掌各部軍事)之位非你莫屬!”
迪輦聞聽此言當即抬頭看了看耶律撒剌,顯然對其來說夷里堇的誘惑要遠比什么功業更大一些,此時見耶律撒剌神情肅穆不似說笑,當即便咧嘴大笑道“哈哈哈!你我之情勝似兄弟,說此話倒是見外了!”
耶律撒剌頓時也不禁撫須笑道“正因你我勝似兄弟,將夷里堇之位交與你,本汗才能放心啊!”
“哈哈哈”二人相視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