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制定出來的計劃是,約翰將率領(lǐng)選侯衛(wèi)隊、第五軍團和第六軍團直接回柏林坐鎮(zhèn)。
博杜安·德·蘇恩斯率領(lǐng)第一方陣、第四方陣、第二軍團和第三軍團從布拉克沃夫省徑直南下,前去接收宛茲卡省和謝拉茲省。
至于剩下的第二方陣、第三方陣、第一軍團、第四軍團、第七軍團,將由波普·馮·奧斯特納率領(lǐng),負責接收布拉克沃夫省、卡利什省和波森省。
至于這些領(lǐng)地明明都已經(jīng)劃分給勃蘭登堡選侯國,約翰卻讓他們帶著大軍前去接收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因為在接收這些領(lǐng)地的時候,勢必會發(fā)生一些拒絕投降的地方世紀,在這種情況下,軍隊的作用便凸顯了出來。
在送走博杜安·德·蘇恩斯和波普·馮·奧斯特納以及他們所率大軍之后不久,約翰也踏上了返回柏林的路途。
不過兩天時間,他便進入了波森省境內(nèi)。
一路所見所聞,約翰也算是見識到了什么叫‘大軍過后,必有兇年’。
入目所見,原本還算人煙稠密的大地上,到處都是倒斃在地的死尸,以及已經(jīng)被喂肥的野狼。
期間,他還遇到兩個發(fā)生瘟疫的小村,嚇得一行人趕緊逃離。
我做錯了嗎?
雖然約翰在答應馬加什一世參戰(zhàn)后,便存了在波蘭王國復制一次‘大洪水’,減少一些土著人口,而現(xiàn)在的場景也與自己期待的結(jié)果相近,但是,約翰卻高興不起來。
涉及到人命的這個問題,尤其是這種發(fā)生在自己眼前的問題,他實在是無法讓自己視而不見!
因為他終究還是生在和平年代的現(xiàn)代人,信奉的是戰(zhàn)爭與平民無關(guān)。
還是胡伯爾發(fā)現(xiàn)了他的異常,大著膽子向約翰問道“選侯殿下,您是怎么了我看您這幾天……?”
“呼……,沒什么?”約翰搖了搖頭,打斷了胡伯爾的話,說道“你自己去忙吧。”
思緒被胡伯爾的打攪之后,約翰突然回過神來,自己早已不是二十一世紀的現(xiàn)代人,而是大航海時代來臨前的勃蘭登堡選侯。
哪怕是為了讓勃蘭登堡選侯國長久統(tǒng)治此地,不會因為民族主義出現(xiàn)后脫離,他也不能表露什么同情心!
所以,沒過多久,他便狠下心來做出決定,干脆來個眼不見為凈。
……
此時,卡西米爾四世戰(zhàn)敗,《托倫條約》簽訂,匈牙利王國、勃蘭登堡選侯國、條頓騎士團國和馬佐維亞公國一同瓜分了波蘭王國的消息,經(jīng)過近大半個月的傳播,幾乎傳遍了歐洲大陸。
維也納。
在得知波蘭王國被瓜分的消息后,身為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的腓特烈三世已經(jīng)召開數(shù)次會議,商討波蘭王國被瓜分后的帝國形勢問題。
腓特烈三世坐在首位向在座所有人問道”各位,波蘭王國被瓜分,條頓騎士團國和這個新的波蘭王國我們先不說,馬加什一世先是得到了大半個波西米亞王國,如今又得到了整個小波蘭,實力比我們整個帝國都不差多少了,我們該怎么應對?”
面對匈牙利王國越來越強的實力,感受到威脅的腓特烈三世每天睡覺都睡不安穩(wěn),生怕哪一天匈牙利大軍就兵臨城下,將他費盡心機才得到的奧地利公國奪走。
所以,他現(xiàn)在最關(guān)心的就是怎么應對實力越來越強馬加什一世。
至于勃蘭登堡選侯國,雖然實力膨脹得相當迅速,但是,因為兩國并不接壤,所以,他雖然對勃蘭登堡選侯國也非常忌憚,但卻沒有到擔驚受怕的程度。
腓特烈三世的話音剛落,他的堂弟蒂羅爾伯爵西吉斯蒙德一世想也沒想便回道“馬加什一世的實力已經(jīng)這么強了,我們還能有什么辦法應對,只能向上帝祈禱他不要對我們下手了!”
對于自家堂兄腓特烈三世的野心,西吉斯蒙德一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