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工資就98塊錢?這工資,還是國企技術員?關鍵是只發(fā)了二十塊,剩下打白條?”
張東升看著到手的工資條,眼睛都直了。
他可是記得2019年的時候,自己在江城光谷高科園上班的時候,一月工資扣稅后到手二萬八千多,比現(xiàn)在1990年,一個月工資多了將近三百倍!
工資少不說,你好歹部現(xiàn)金吧,可這每月只能領到工資白條的情況,算什么?
江城紅星電子管廠,它的前身是一個老牌軍工企業(yè),也是國家156個項目中,重點工程之一。
廠里最多的時候有五千多的在職工人,上千的退休工人,可是從八零年開始。
先進國家的核心電子元器件,就不是電子管了。
而是晶體管和集成電路。
所以沒有跟上時代的江城紅星電子廠,開始無法適應市場,連連虧損。
而為了謀求發(fā)展,紅星電子廠的領導,和國外合資建廠,希望實現(xiàn)共贏,并且改名時代彩管公司!
可惜理想很美好,現(xiàn)實很骨感,成立合作股份公司后,紅星電子廠根本就沒有話語權,因為最先進的高科精密技術,牢牢的掌控在別人手里。
國外合資方,數(shù)錢數(shù)到手抽筋,而中方這邊,靠著拆東墻補西墻的舉步艱難。
廠里已經快半年沒發(fā)工資了。
而倒霉的原主人,一場重感冒就讓他的身體里,換上了一個從二十年后穿越過來的靈魂。
他也叫張東升,卻是后世江城光谷高科園上班的一個技術員。
“這沒法干了,在留在這個廠里,估計都會被餓死,還是辭職吧……”
張東升嘀咕一句話后,拿著那工資白條,去廁所水龍頭下洗把臉,他想冷靜一下,畢竟這年頭主動要甩掉鐵飯碗想辭職的人可不多。
看著鏡子里,理著平頭足有一米七八的個頭,而高聳的鼻梁讓有些消瘦的張東升,看起來還是十分的帥氣。
洗臉后張東升精神不錯,他打算去人事部那邊拿辭職申請表。
一月不足一百塊,半年不發(fā)工資的國企,沒啥好留戀的。
人事辦公室在二樓,而二樓是一個綜合性的辦公室,時代彩管公司的財務,人事和工廠都在一個辦公室里。
雖然有些雜亂,但是能節(jié)約辦公經費!
“我的劉主任,財務真的沒錢了,你這動輒就報銷十幾萬,咱們廠那么有這么多錢?十幾萬可以給公司職工發(fā)半月工資了……”
人事部的人去洗手間了,張東升在等人的時候,就聽到旁邊財務部戴著眼鏡的會計叫苦。
而吸引張東升注意力的,是那一開口十幾萬的報銷,他一月工資還不足一百了,一聽到十幾萬塊錢,眼睛都紅了……
“不行呀,這錢不報銷,不先打過去,國外那邊的工程師就不會過來,他們不過來,機器沒人修理,生產線就沒法干活了,經理說了,要想盡一切法子,把這十五萬湊出來……”
劉主任也有五十多歲了,滿頭的白發(fā),圍著會計急的團團轉,這筆錢要是不拿到手,國外的那些工程師就不會過來。
這生產線一停產,車間當月訂單完不成,按照合同是要賠款的,那賠款的數(shù)目可不小,劉主任根本承擔不了。
所以,哪怕國外的工程師,來回往返的飛機票和以及各種的津貼補助,三天高達十五萬,這個錢劉主任也不敢省。
“真沒錢了,你看,這大半年都沒發(fā)工資了,我去哪里變錢出來?”
會計急的跳腳都沒用,因為廠子里真的沒錢了,有錢的話,誰會拖那么久的工資?
“我不管呀,這經理都簽字了,財務一定得拿錢出來,這邊錢不到賬的話,那邊工程師都不會過來,你得想想法子……”
劉主任也急了,可是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