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小李老師示意大家坐好。然后就開始說話了。
“同學們好!今天這節課,是我們今年升級到二年級才剛剛開設的一門新課。大家知道是什么課嗎?”
“民族文化知識課!”班同學大聲地回答老師的提問。
“那民族文化知識課到底要學習些什么呢?”
這個,下面坐著的孩子們回答不出來了。睜著好奇的大眼睛,等待著老師的下文。
“民族文化知識課,就是要學習我們本民族的文化知識,學習本地本民族的一些東西,比如我們的蘆笙演奏、蘆笙舞就屬于我們民族文化知識的一部分,比如上次六一兒童節,我們班跳的蘆笙舞表演,就是民族文化的一種展示。大家還記得嗎?”
“記得!”
這是這個班最值得炫耀的一件事情,所以的孩子都清清楚楚,都為他們班在六一兒童節上精彩的表演而自豪著、驕傲著。他們更記得那個教他們跳這個蘆竽舞的老師——他們班亞金同學的阿爸。
“好,那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一個新來的老師,來教大家有關民族蘆笙舞的老師,大家歡迎?!?
隨著班同學的掌聲,小李老師把一直站在門外的仰亞領進了教室。
“???是這個老師?!”
“阿爸?”就連小亞金看到是自己的阿爸走進來,都奇怪地張大了嘴。
這個班,差不多班同學都是上次仰亞教跳蘆笙舞的,也就是上次參加六一兒童節演出的。從那時起,他們就已經習慣于跟著他們的小李老師一起叫仰亞做‘老師’。但是,讓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今天走進教室的‘老師’就是亞金的阿爸。
看到了這個熟悉的‘新老師’,班同學的掌聲更響更激烈了。有的孩子開始叫了起來——
“仰亞老師!”
“亞金,怎么是你阿爸啊?!”
對于這種場合,對于講臺,對面講臺下面天真、求知而又好奇的幾十又眼睛,仰亞并不陌生,更不會緊張。這對于他來說,只是又重復了六七年前的一個畫面。所以,站上講臺的仰亞平靜地笑著,盡管他不是一個真正的‘老師’。
對于這個早已經熟悉的‘新’老師,下面的幾十個孩子比見到一個真正的‘新老師’還高興呢。那是上一次六一兒童節,仰亞給他們留下了好印象。也是他教的蘆笙舞折服了這一群孩子。
還沒等旁邊的班主任小李老師說話,班同學齊刷刷站了起來。小班長一聲‘起立’,班同學整齊而又洪亮的‘老師好!’
等班同學都坐下了,還在左左右右地談論著這個‘老師’。
自己的阿爸來給這個班上課,就連小亞金都覺得奇怪。也不知道是仰亞愿意隱瞞,還是小亞金沒有注意到。反正在這之前,小亞金是真的不知道自己阿爸會來給自己上課。在他的心里,他是既高興又自豪、既緊張而又興奮。自己的阿爸會吹蘆笙會跳蘆笙舞,這個小亞金知道;六一兒童節前大家在老師的帶領下去找自己阿爸學跳蘆笙舞,這,小亞金也知道;在那段時間,有人叫自己阿爸包括自己的老師也都這樣叫,小亞金也知道。
可是,這阿爸來教室給自己班上的所有同學上課。小亞金和其他的同學一樣,目光一直跟著仰亞在教室里轉著。
仰亞看著大家的討論。他在三排課桌間的走廊里走了一圈又回到了講臺上。
“好啦好啦,同學們都不要討論了,既然我都是新老師了,那還用得著這樣去討論嗎?我們不是早就在六一兒童節之前都認識了嗎?現在,我們開始上課了?!?
教室里安靜下來,仰亞正式地走上講臺,仰亞好像又回到了幾年前——
時間雖然過去了這么多年,可是,仰亞在講臺上的那份記憶一直沒變,他又找到了那份自信,那份揮灑自如、那份游刃有余。
他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