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東坪’的地方。
寅虎回到了家,和其他當時農村的孩子一樣,干農活、犁田、上山;結婚、生子。現在,寅虎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爸爸了。
當了爸爸,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才知道生活的擔子有多重。
就在寅虎從初中畢業回到家不久,這個一直沒有公路的偏遠小山村,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終于修通了一條‘公路’。由于山高坡陡,資金缺乏,雖然說是修通了‘公路’。可是,這公路卻只是能通過當時比較流行的‘馬車’。
為了生活,寅虎開始有了自己的馬車。現在,寅虎的馬車,經常就是跑在他們家望東坪和通班車的這個寨子之間。幫著村民們把山上要拉的貨物運下山來,然后有人要把山下或者是出來趕集要帶回去的東西,也都是找寅虎的馬車托回去。
今天,也是湊巧。
湊巧的是,按照以前,這一趟班車本來也不會來得這么的晚,會提前一個多小時到達這個小村,然后要回到望東坪去的人,趕上寅虎的馬車,趕回去剛好合適。寅虎也是有意識地等著這一趟班車的到來。班車來晚了,寅虎也感覺到自己的身體有些不舒服,所以,他停了下來。
湊巧的是,仰亞他們恰恰就坐了這一趟班車,卻又晚點了。因為晚點,他們才沒有連夜趕著去望東坪。而在這個鄉村小店里住了下來。而今天早上,就又剛好遇到了他的學生寅虎。
知道寅虎的情況后,仰亞想見到寅虎爺爺的心情就更加的緊迫了。
“那好,仰亞老師,我這就趕上馬車,帶你們去我家,去見我爺爺。”
“可是,你這能行嗎?你這感冒?”
“哎呀,一點點小感冒算什么,沒事的,我們走吧。出去走走,出一身汗也許就好了。”
“真沒事了嗎?要不,我們再休息一下再走也行。”
“哎呀,沒事的,老師,我們走吧。”說著,寅虎從床上站了起來,走出了房間,牽上了他的那匹棗紅色大馬。
“哎哎哎,小哥,你這就走了,你的感冒——”
聽到后院里的動靜,在前面守店的賣貨大姐也走了過來,對著寅虎說。
“沒事了,大姐,謝謝你了。這位是我原來的老師,他們要到我們村子里去,我就和他們一起走了。”
“那你路上可要小心啊。”
三人告別了賣貨大姐,把一輛舊馬車駕在了棗紅大馬上。
“老師,你倆上來吧,坐在后面,這樣走會快一點。”
坐馬車,在仰亞他們家,也經常坐過。說完,兩人也不客氣,跳上了馬車,就著馬車上的舊麻袋一墊,就坐了下來。然后,三人一馬,沿著那條長滿了雜草的小‘公路’上走去。
“寅虎,這趕馬車累不?收入還可以吧?”
“也還算可以吧,賺不了什么錢,也就夠一家人的日常生活開支吧,小孩的學費、生活費等。”
“啊,你孩子都有多大了?”
“哥哥十一歲,上五年級,就在前面一個寨子里,也就是昨天司機跟你們說的要回去的那個村子,寄宿。小的妹妹,今年八歲,在我們村子里上二年級。明年,也要下來到前面村子里去上三年級了。我們那里就只有兩個年級,兩個班。一個班也沒幾個學生。聽說上面早就想把我們那里的教學點撤了。只是我們村子里的人一直反對,所以,才沒有撤。”
“哎呀,也真快,你看當時,你還是我教的學生,也就是一個剛剛長大的孩子,現在,你的孩子都十幾歲了。哎呀,也是,你看,我們現在都老了。”
“仰亞老師,我從學校回來以后,就基本沒有其他同學的消息了,也不知道同學們都怎么樣了?哎,那個以前很愛跟我們一起學吹蘆笙的小王波,你還印象嗎?仰亞老師。”
“呵呵,小王波,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