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大汗淋漓。
手中練習用的包鐵木劍雖為木制卻十分沉重,與真劍的重量一般無二,扶蘇舞得吃力,對秦瓊的攻勢越發抵擋不住,漏洞百出。
秦瓊就是那位華陽宮的侍衛統領,倒是有個如雷貫耳的名字。
幸虧秦瓊喂招的速度并不快,扶蘇才堪堪跟得上對方。
又是一劍輕輕點在扶蘇胸前,秦瓊在扶蘇無奈的眼神中歉意一笑“公子可要歇一歇?”
扶蘇點點頭,將木劍拋給對方,早有宮女上前為他擦汗遞水,扶蘇靠坐在樹下,“秦統領的劍術在軍中可排前幾?”
秦瓊剛剛把木劍放回架上,聞言笑道“去歲軍中大比,瓊連前百都不得入。但若是單論劍術,自問可以排在前十之列?!?
所謂軍中大比,是每年秋收之際,昭軍各營選出最勇武之人,互相搏斗爭勝的一場比賽,勝者可以直接得授百將。去年的冠軍孟賁就是因為在大比中表現優越,才得了白起看重,不過這種比賽對于高級將領而言并沒有多少吸引力。
扶蘇有些好奇,“為何劍術如此高明的秦統領竟然連前百都進不去?”
“公子可知,軍中大比都比些什么?”
“嗯……我只知有射箭和搏戲,不知還有什么項目?”
“大比共四門,除了方才公子提到的射箭和搏戲,還有負重,以及投石?!?
“沒有兵器?”
秦瓊點頭稱是,“大比本就是為了篩選軍中猛士,挖掘能夠在戰陣中發揮實力的兵士才是目的所在?!?
扶蘇若有所悟,單獨某個用劍高手在戰陣之中的作用,或許還比不得一個膂力過人的持盾士。
畢竟自己缺乏行伍經驗,這些普通軍士就懂的事情,自己卻只能是一知半解。但是身為將來的帝王,若是完全不通兵法,也是一個很大的弱點。
即便是承平年代的帝王若不知兵,也很容易被外敵欺辱,更何況如今滅國之戰將起,還有接下來有可能爆發的農民起義,都需要他對軍武之事了解通透。
要想在亂世中笑到最后,僅憑身邊幾個天賦異稟的將相是遠遠不夠的。
自己的目標還是定得太小了。
一直以來自己都是以不被始皇帝殺死的目標行事,所做一切都是為了討好始皇帝,這也導致自己忽視了很多應該掌握的技能。
“公子,瓊有一言,請公子聽之。”
扶蘇抬起頭,看著秦瓊高大的身影遮住了太陽,背著陽光看不清面容,“坐下說?!鼻丨傊Y,卻看來仍然有昭人的豪爽性格,說不出“不知當不當講”那種虛頭巴腦的廢話。
秦瓊抱拳領命,“公子其實并無練劍天分,多練無益。況且公子不必將精力投入到一個侍衛就能做到的事情上去?!?
說話果然是真的直,扶蘇苦笑點頭,他的話有些道理,自己因為這次的刺殺,思想確實有些跑偏了,“秦統領說得很對。”
秦瓊大笑,對長公子謙虛納諫十分欣賞。
扶蘇突然想起一人,試著問道“秦統領可知尉繚子此人?”
“尉繚子著兵法十二篇名動天下,瓊怎能不知?”
“可知其人現在何處?”
“此人是魏都大梁人,已有五十高齡,并未聽說有出仕打算,應該還在大梁。”
扶蘇從地上一躍而起,他要趕緊想辦法把尉繚子搞來昭國才行。
若扶蘇要學兵法,還有誰比尉繚子更適合給他當老師的呢?其人所著的《尉繚子》本就是給帝王看的兵書??!
歷史上尉繚子在魏國遷都大梁后,于秦王政十年入秦,被嬴政授位國尉之職,此后大刀闊斧改革秦國軍制,破壞合縱聯盟,為統一六國補上了最后的短板。
然而如今司馬錯牢牢把持著國尉之位,其后還有白起等名將虎視眈眈,尉繚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