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原本歷史上發生在秦昭王時期的長平大戰。
秦軍盡起虎賁百余萬,車千乘,馬萬匹,趙國同樣組織起帶甲之士數十萬,車千乘、騎萬匹,兩軍對峙長平三年。
趙國國小,再耗下去不等沙場決勝,前線的數十萬大軍就會因為供給不足自行潰散。即便對面的秦軍比趙國的耗費多了近一倍,然而有蜀中、關中兩大糧倉做后盾的秦昭王死了心要與趙國對耗國力。
向齊國借糧失敗的趙國耗盡了最后一點糧草,魏國也拒絕了出兵援助,趙王無奈之下拒絕了廉頗的對耗之法,換上更擅長野戰的趙括領軍,主動攻擊。
只是沒想到秦軍偷偷換了白起為帥,以輕軍將趙軍一斷為二,又以數萬騎兵斷趙軍糧道。趙括失算被圍,親身率領下突圍五次,終究無法突破白起的包圍圈。
此戰,趙括無愧其父趙奢的英名,率領斷糧長達四十六天,只能以人肉為食,絕境下的趙軍,在被圍困之下,殺傷秦軍三十萬余,己方僅付出了傷亡八萬。
最后,趙括在突圍中戰死,失去主帥的趙軍在彈盡糧絕之下向秦軍投降。白起認為趙軍反復無常,不可信任,坑殺趙軍降卒四十五萬。
此戰后,白起就被賜死,再也沒有機會領軍滅國。究竟昭王還是白起下令坑殺,引起無數人爭論不休,卻終究只是個迷了。
聽了王翦的數字,始皇點頭看向內史。
內史一職相當于后世的戶部尚書,掌管一國國庫賬本。
內史避席而出,躬身答道“三座大倉均儲糧充沛,足可供五十萬軍兵作戰半年。”
始皇帝頗覺滿意,“如此,春耕之后,起五十萬大軍,伐魏公子無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