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要不要派人去追?”
扶蘇皺眉略作思索,還是決定放棄了,“不必。”
咸陽令陳康一早來報,昨夜城門關閉之前,荊軻單人獨騎從北門奔出,逃離了咸陽城。
這樣一個精于刺殺的人物孤身出行,以現在的緝拿手段,對方一旦離開了咸陽,就幾乎不可能被抓到了。
至于各處的雄關,那都是只能阻礙大軍行進的,一個翻山越嶺如履平地的好漢,想依靠關卡緝拿的可能性太小。
看來是自己給他的套索勒得太緊了,扶蘇在心中盤算,自己倒是忘了,荊軻可從來不是史書上所言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人物。
這個與劍豪蓋聶比劍,卻因為對方的大吼就逃跑的刺客,對于危險的感知是十分敏銳的。
在明知毫無勝算的情況下逃離,從來不會成為荊軻的心理負擔。這與他重義輕生死的性格看似矛盾,實則不然。
荊軻為了完成好友所托,可以不惜命。但是如果豁出性命卻無法有所得,他根本就不會去做。
其實原本扶蘇可以向始皇請個詔,由自己來全權代理燕國使團之事,這在外交中并非沒有先例。
這樣荊軻就沒有了刺殺始皇的可能,扶蘇也不用費心費力地針對秦舞陽。
然而,身為儲君,如今又有承國君之位在身的扶蘇,實在不想毫無必要地去為始皇擋那可能的奪命一刀。
對于意在破壞連橫的燕太子丹和荊軻而言,刺殺始皇與刺殺扶蘇的意義是一樣的,誰知道荊軻會不會在意識到無法刺殺始皇的情況下,將短劍刺向扶蘇?
就算有侍衛在身側保護,扶蘇也根本不想去賭那個萬一。
荊軻這個人實在太危險了。
如今他在眼見任務無望的情況下逃離,其實對扶蘇而言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只要接下來請始皇親自接見或者安排什么人去拿國書就行了,此事如此就可以告一段落了。
不知道日后還有沒有相見的機會?
最好不要了。
即便在過往讀史之時,扶蘇沒少對敢于以一己之力逆轉大勢的荊軻報以敬佩,但如果自己就代表了大勢……還是算了吧。
請家老替自己將咸陽令送出門外,扶蘇將思緒稍微理了理,便喚來婢女為他換衣。
按照之前的安排,今日要去視察兵器作坊。
換上一身適宜騎行的裝束,扶蘇親自去馬廄為踏云上鞍。
有了踏云之后,如今他是越來越喜歡騎馬了。若非必要,扶蘇必然拒絕駕車出行。
出門之前,懷瑾前來辭別。
扶蘇只與她稍作鼓勵,就在懷瑾的感謝之中派了幾位騎士護送其南返了,南下成都一路沿著直道即可,再加上懷瑾原本的護衛,安全上危險不大。
增派幾位騎士的目的,與其說是為了安全,更多的是表明長公子對懷瑾的支持態度。
此次懷瑾前來求官,得到了扶蘇的大力支持。在與蒙毅、樗里偲,以及嬴馥等人的商議之后,扶蘇決定將吏員的名額主要用在了功曹、賊曹、法曹這么幾個重點位置。
在各郡府之中,都會安插視重要程度而數量不等的吏員。
尤其是重中之重的成都府,更安排了4個“自己人”,以幫助懷瑾站穩腳步。
扶蘇目下能為她做的就只有這么多了,剩下的就要看懷瑾自己的手段。
希望她在爭權之時能表現得如同這兩次會面一般讓扶蘇印象深刻,能夠與兩個哥哥分庭抗禮。
兵器作坊。
作為為整個大昭軍兵兵器的作坊,占地面積極大。
因為兵器作坊離咸陽較遠,坐落在涇水邊上,人員往來不便,所以除了制作器物的“廠房”意外,兵器作坊還要為數量眾多的工匠及其家屬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