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氏誤我。”
隨著李信獨立擊破屈匄軍,張良的苦心謀劃終告破產。
張良原本的謀劃是,楚國兵諫成功后,發兵遮蔽三關,阻斷昭軍糧道,等到齊國大軍來到后,就可以在西魏的土地上,屠掉昭軍這條大龍。
到那時即便安邑被下,糧道被斷的昭軍也只有潰散一條路。
然而即便張良已經孤注一擲領著韓國方才組織起的雜牌軍兵臨項城,使得項氏族軍無法實現勤王的意圖,卻沒想到屈匄竟然如此無能。
三萬兵精糧足的大軍卻被初次上陣的少年將官千里奔襲的五千疲軍大破,這換誰都要為之氣結。
然而張良更痛恨的,卻是屈原的迂闊。
若非屈原為了一個所謂的“名正言順”,一定要聯合各族共同起事,昭國哪里來的時間反應?
恐怕此刻屈匄的軍隊早已隨著朝內人為其洞開的大門,進到王宮成功兵諫了。
張良當然看得透屈原那點小心思,什么名正言順的說法都只是托詞而已,他真正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分擔政治風險。
如果只有屈氏進行兵諫,那么無論成功與否,日后的屈氏都一定會被大怒的楚王清算。欺凌君權而不除之,歷來都是尋禍之道。
但若能聯合各大氏族共同兵諫,以楚國復雜的政治形勢,楚王即便如何惱怒,也不敢冒著眾叛親離的風險強行算賬。
可是屈子啊屈子,說好的為大事不惜身呢?為什么到最后的關鍵時刻,卻為了“這點”風險退縮了呢?
行事不密,令項氏不滿,甚至通過靳尚將之告知了昭國不說,原本說好共同舉兵的其他各族呢?
其實張良盛怒之下倒是沒有細想,錯怪了屈子。
屈原自然為楚國不惜身,但總有人惜身的。
若只是犧牲他一人倒也罷了,但族內的“聰明人”總要為千千萬萬的族人謀一個后路吧?何況,如果能得到援助,也更好成功不是。
屈原本身并不在屈氏領地,屈匄又不具備能彈壓族人的威望,更何況他本身也作此想,這才有了“廣邀天下豪杰”的糊涂事。
張良恨恨拿起棋盤中央的一顆棋子,扔到一旁。
然而事到如今,再責怪什么人都無濟于事了。
趙國新近喪師,還折了大將趙奢,剛剛登上王位的趙成只能小心翼翼平衡國內各方勢力,想必不敢再有輕動。
畢竟靠著軍方才登基的趙王,還未能擺脫弒父的嫌疑,此時沒有更多的政治資本供他揮霍了,他幾個不甘寂寞的兄弟可都盯著他那個并不安穩的座位呢。
歷代趙王少有能夠善終的,倒是個有趣的事。
張良神指一彈,又彈落一顆同在中盤的棋子。
安邑之戰,魏王圉出乎所有人預料的出兵,雖然足以讓世人刮目相看,似乎有了點雄主之風。
張良卻知道,魏王不過是被昭國長久欺凌后又為割讓河西的承諾所騙,惱怒之下又被張良挑唆,才肯趁著昭國最危險的時候分一杯羹而已。
連魏無忌都被迫逃趙,對自己不如弟弟心知肚明的魏王圉此刻所想的,恐怕只有如何拒絕公子無忌回魏,以及割地而已。
對這個割地王,張良一向是看不起的,只哂笑片刻就不再想他,將代表魏王的棋子隨意掃回棋盒。
與這個割地王相反的,卻是一個不過十四的年輕君王。
齊王田建。
雖然此次勞而無功,但他在列國名士心中卻都排上了號,其中自然也有張良。
但田建也有自己迫在眉睫的困擾,或者說是硬傷。
第一個硬傷就是年齡。
主少國疑,不只是一個史書上的托詞。
年幼的君主就意味著不確定性,不確定能否順利成年、不確定能否順利親政,太多的不確定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