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劍豪蓋聶,再加一位大梁劍首龍陽君。
魏無忌的言下之意幾乎是呼之欲出。
雖然明知對方很可能只是在嚇唬自己,扶蘇仍然為此心驚不已,在相隔十數步的距離,有兩把天下最鋒利的劍在側,誰能做到處變不驚?
扶蘇心思電轉,信陵君不可能在和談中做出此等下作事來。
然而,他真的不會嗎?
天下人都認為魏無忌不會發動政變,可他不還是渡過濟水了嗎?
站在理智人的角度來看,魏國不應該在和談中做出謀害使節的事。
殺死扶蘇,除了引來昭軍瘋狂報復以外,不會對魏國如今的形勢有任何實質性幫助,到時昭國要滅魏,即便趙國也沒有任何理由出兵。
這話自然沒錯,但是魏無忌如今面臨絕境,還會是那個翩翩佳公子嗎?在如今看似平和的面目之下,他的理智還剩下多少?
“不可!”
扶蘇還在腦中快速思考魏無忌是否虛張聲勢,那邊本應置身事外的平原君趙勝卻當先反對了。
平原君對魏無忌怒目而視,“信陵君怎可行此不義之舉!”
扶蘇稍稍吃了一驚,不由自主地看向了此時不知為何怒氣勃發的平原君,然后想到了什么,突然又扭頭看向了魏無忌。
然而魏無忌的面上此時也有一些還未消退的驚訝神情,這意味著平原君的駁斥,似乎也出乎了他的預料。
那么這并不是他們事先編排好的戲碼?是平原君趙勝的確有著連魏無忌都驚訝的崇高道德感?
還是其中有詐?
此中千頭萬緒,來不及做更多的思索,扶蘇也提出了異議。他不可能將自己的性命安全賭在魏無忌的道德水準和殘留理智上。
何況以信陵君如今的行為看來,在魏國存亡之際,魏無忌未必會堅持自己的道德。
至于自己是對方女婿這件事,從來就沒被扶蘇納入過考慮范圍,他絕不會以為魏無忌在此時會顧及一個多年未見的女兒的心情。
將心比心,扶蘇在對魏無忌連連逼迫之時,也沒有多少顧及無月的心思。
面對兩位使節的堅決反對,魏無忌面露遺憾,“不能得見公子風姿,想必蓋先生會十分遺憾。”
然而話鋒一轉,魏無忌盯著扶蘇的雙目堅決道“我國給出的答復也與之前一樣,絕不接受。”
眼看就要服軟,然而魏無忌卻突然變卦,扶蘇這才心中恍然,自己又被算計了!
扶蘇一臉無所謂的態度,心中卻波瀾大作。
試圖換人只不過是魏無忌的一手虛招而已,他真正的目的是要試探出自己是否真的不在乎劍豪蓋聶的威脅!
一個簡單的試探就讓自己暴露了不愿玉石俱焚的心態,扶蘇在痛恨對手狡詐之時,也不得不承認魏無忌果然高明。
扶蘇想以勢壓人,魏無忌怎能不知,但看似處在絕對弱勢的魏國也并非完全沒有還手之力。
有一句俗話說得好,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已經淪落到此等田地的魏國和魏無忌,還真的敢于同昭國,或者說扶蘇,來賭一個魚死網破。
但已經占盡優勢的扶蘇愿意嗎?敢嗎?
我以勢壓人,人以死懼我。藺相如摔和氏璧之時,恐怕也是作了此等念頭。
怎么感覺自己跟個反派似的?
扶蘇突然有些想摸鼻子的尷尬沖動。
說到這場和談,兩國終究在談判桌上還是打了個平手,魏無忌憑借蓋聶的洶洶來勢進行的反擊被扶蘇化解了,但扶蘇的故作強勢同樣被魏無忌試探出了真偽。
于是除了又被魏無忌拖延了些時日,此次和談依然在原地踏步。
但扶蘇并不滿足于此。
“方才龍陽君提出我國并無罷兵之舉,以此作為我國沒有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