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崇被張蒼突然滿懷同情的眼神盯得莫名其妙,不及多想就被上首扶蘇的話語牽扯走了精力。
“齊王建此時封廉頗為安國君,意圖如何?”
“親政。”
“后勝。”
張蒼與姜崇對視一眼,又聽公子輕笑道“你二人倒是所見略同。”
張蒼所言的“親政”,指的是田建的最終目標,而姜崇指的是他的直接目標,兩者并不沖突。田建若想要順利親政,權臣后勝是他一定要扳倒的。
一如二十年前始皇嬴政親政前一定要剿滅嫪毐時那樣。
“這是好事,”說話的是蒙毅,“齊國忙于內(nèi)斗,就不必擔心其有余力支援楚國了。”
張蒼并未吃驚,昭國要對楚國動手的意圖天下早已盡知,只不知如何開始而已。
“話雖如此,但既然適逢其會,也可以想辦法摻和一腳。”扶蘇一臉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表情。
張蒼也不是息事寧人的主,聞言兩眼放光,“那應該支持哪一方?”
后勝一直以來都是昭國“自己人”,出賣了不少重要情報,但張蒼并不覺得昭國會對放棄這位吞金的“盟友”有多少不舍。
“先不急著論這個,你們認為田建與后勝之間,誰能勝出?”
“后勝。”三人這次異口同聲。
其實扶蘇自己也沒想過田建能有多大的機會勝出,田建此時所面臨的局勢雖然不比始皇蘄年宮之時更為兇險,畢竟他的母后應該至少未對他動殺心。
但始皇當年卻可以依賴根基深厚的嬴氏王族,也可以依賴昭國軍界的擎天柱蒙老將軍,同樣也可以指望文信侯在關鍵時刻為他穩(wěn)定朝堂。
雖然始皇肯定不會承認,但有呂不韋幫助和沒有呂不韋的幫助,對昭國和他而言,都不可同日而語。
上述三點依靠,田王建一個都沒有。
齊國田氏原本就根基淺薄,在分裂(田文一系叛齊自立)之后更為孱弱,否則哪里會讓身為外戚的后勝坐上丞相之位。
而齊國的將領在王族凋零之后就沒有一位旗幟人物出現(xiàn)了。
田建此時要封君廉頗,就是想要統(tǒng)一軍界支持的無奈之舉。但此舉能有多少作用,除了要看老將的本事,還要看后勝會不會給他足夠的時間了。
若是兩人正面沖突,在遠征失敗后王權掃地的田建此時唯一能夠指望的勝機就在于君太后的支持。
“如果此時我提出大昭想與齊王聯(lián)姻,如何?”扶蘇突然問道。
“公子是想支持齊王了?”
扶蘇搖搖頭,笑得越發(fā)像甘茂了,“我不過只是一個公子,父王仍在,又怎能為王妹們安排聯(lián)姻呢?”
蒙毅與張蒼會心一笑。
公子學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