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順暢進到敖倉交接完畢之后,蘇夢澤后知后覺地回味這一路的“無趣”旅程,這才發覺只有兩根鐵軌為基的,看似用處有限的鐵軌,帶給運輸方式的劇烈變革。
節省了不少時間還在其次,尤為令人心動,或者說是心驚的,是它對人力的釋放,以及能夠適應各種地形、對天氣要求極低的優勢。
鐵路與……火車——蘇夢澤仍不能理解為何跟火完全沾不上邊的軌車會被扶蘇起這么個古怪名字——的配合,將在多大程度上改變時代的走向,如今在蘇夢澤腦海中還是只有一個模糊外形的概念。
但這已經足夠讓蘇夢澤為公子的又一次創舉而心悅誠服。
一向對自己在機械上的造詣十分自信的蘇夢澤,突然發覺相比于書中的先賢,他甚至認為扶蘇或許已經超越了他們。
文可以為國立法,并被李斯譽為“一人便是一家之言”,武能率軍敗敵于外,被上將軍王翦親口贊為“知兵”,甚至還與尉繚子書信相談,合力編纂已逐漸開始在軍中被推廣為高級將校須人手一冊的《軍事手冊》。
除此之外,對于蘇夢澤幾乎從記事起就開始鉆研的墨家機關術,公子遮遮掩掩拿出來的部分見解已經足夠令他嘆為觀止。
墨家天志明鬼,認為冥冥之中有一個超然外物的絕對意志,而這一意志在世間的實現,則需要一位圣明的天子。
正如《墨子·尚同中》中所言“選擇天下賢良、圣知、辨慧之人,立為天子,使從事乎一同天下之義。”
這個“天子”的概念與漢代之后代稱皇帝的概念相同,都是指授自上天來與民教化的天之子。
雖然推崇鬼神,但與董仲舒之后信奉“君權神授”的儒家不同,墨家認為天子應當是由人民選擇出來的。
這又與柏拉圖的觀點略有近似了,他們同樣認為理性人對于正義的天然渴望,能夠保證他們建立理想的國家,以及為自己推舉一位賢名的執政者。
從頭到尾都是墨家人的蘇夢澤自然也深受這一理念的影響,認為賢明之人才應當作為君主牧守百姓。
若要論賢明……
蘇夢澤有些木然地盯著遠方的星辰,心中所思大逆不道。
普天下還有能比公子扶蘇更為賢明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