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城終究還是沒能撐到預期中的第二天一早。
或者說,城守沒能撐到。
兩位“小學生”的爭論甚至還沒能分出個子丑寅卯來,被砸得方寸大失的留城人便綁了不愿投降的城守大人,趁著夜色,連城帶人給扶蘇送了來。
于是爭論到一半的兩人只好都暫時住了嘴,只默默看著軍士將留城代表,以及被綁得結實的城守帶上前來。
只是觀兩人的架勢,似乎并非就有了此罷休的念頭。
暫且不去管身后還如頂牛一般互不相讓的兩個小學生,扶蘇先夸獎了一番將城守送來的兩位壯士,許諾以重賞以安兩人,及其背后留城土著勢力之心。
稍稍問過兩人名姓來歷,得知帳下二人,一人姓雍,一人姓王,都是沛縣世族。
兩家素來交好,此次大軍臨城,也是兩家牽頭說服了城中父老,假借送糧之機,綁了扭捏著不肯背楚的城守,獻城出降。
沛縣世族,又是以雍、王為姓,扶蘇很容易就聯想到了兩位跟隨劉邦一起打拼的鄉中豪杰,且關系素來親善的雍齒和王陵。
想來目前帳下的兩人雖然不是本人,卻肯定也是雍齒和王陵的族人。
雍齒素輕劉邦,甚至在劉邦起事的初期,將豐縣獻給了魏國周巿(fu),險些導致劉邦起義軍在初期便因失了根據地而敗亡。
后憤怒的劉邦數攻豐邑而不得下,不得已投靠了薛縣的項梁。
后來,在楚漢對立之時,雍齒又曾因劉邦處于下風之時背漢歸楚,只在項羽逐漸顯示出敗亡趨勢之后,才在最后時刻來臨之前重新歸降了劉邦。
值得一提的是,在曾背叛過劉邦的人中,雍齒是唯一得了善終的。其余魏豹、曹無傷等人,或早或晚都被劉邦借機除了。
而雍齒的善終,除了本身的確多有戰功,更為重要的,還是得了張良的幫助。
大漢初立,劉邦分封功臣之時也因人之常情,先封跟自己關系親近之人,這導致很多后來的跟隨者心中不安。
于是張良就向劉邦獻策,讓他封一個自己最痛恨的人為侯,如此以安功臣之心。
小心眼劉邦最后便咬著牙給雍齒封了一個什邡侯,兩千五百戶。
至于王陵……扶蘇看了方才得了消息跟著眾人一起入帳聽事的張蒼,笑得讓如今地位顯然已不是王陵可比的張蒼莫名其妙。
楚漢戰爭期間,時為賓客的張蒼隨劉邦進攻南陽,因為犯法應該斬首。
當張蒼脫下衣服,伏在刑具上時,身體高大,同時還有一身如同葫蘆籽一樣肥碩白皙的皮膚,湊巧被王陵看見,驚嘆張蒼長得好(美士)。
王陵因此向劉邦說情,赦免了他的死罪。
自此張蒼感激王陵救命之恩,以父禮侍奉王陵。王陵去世后,張蒼貴顯,官拜丞相,但仍在公休時朝拜王陵的夫人,侍奉其飲食完畢后方才回家。
心中知道一些小秘密卻不能說,讓扶蘇多少有些難耐。
重金賞賜兩人之后,扶蘇以夜晚入城會擾民不安為由拒絕了兩人請他立刻率軍入城的邀請,只命人將兩位獻城有功的代表帶下去好生照看。
至于被綁縛在地的原城守,扶蘇只在問過對方原是齊人,后又輪流為魏、楚做官之后,就興致缺缺地命人將其帶下看押了。
看這位城守雖然被綁卻并未慌亂的樣子,歸降之事大概也是駕輕就熟的了。
所謂的不愿背楚,多也是讀書人裝裝樣子而已。
等到留城來人都分別散了,張蒼才出言問道“公子不愿夜間入城,是擔心留城詐降?”
若是扶蘇貪圖城中安逸而選擇夜間入城,帶去的護衛兵力肯定不會太多,正是詐降的好時機,但其實扶蘇并不認為膽氣已破的留城人還能做出這等壯舉來。
“只是為防萬一而已,況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