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略到名義,從地理到人文,趙、魏兩方面的辯論圍繞著東顧與南下幾乎將方方面面論了個干凈。
卻最終誰也說服不了誰。
這是自然的,兩方最為關切的利益是截然相反的,能聊通順才是有問題。
在兩邊達不成一致的時候,就需要一個仲裁者來進行最高裁決。
這個人選是現成的——正坐在上首老神在在欣賞著的公子扶蘇。
身為聯軍的最高統帥,至少在理論上,他對于出兵方向自然有著一言而決的權力。
然而扶蘇的樣子,似乎一點也沒有想要做出直接仲裁的意思,看起來對于兩邊越吵越上火的情形視而不見,毫無對其有可能影響聯軍團結的疑慮。
而且看同樣位列坐席的扶蘇三位智囊,樗里偲、李清、甘羅三人,也絲毫沒有加入到討論中的意思。
同樣沒有參與進兩方辯論的龍陽君,有暇將四人的表情動作全部收入眼中,對此自然也有了自己的看法。
扶蘇這種事不關己的態度由來,只會有兩個可能性。
要么,是扶蘇果真如自己所說,希望通過兩方的辯論,來規劃聯軍未來的進軍路線。
但這可能性很低。
扶蘇謀定而后動的性格就決定了他不可能到了事到臨頭才去想下一步該如何做。
而另一個可能性,就是扶蘇,或者說昭國方面對于下一步的戰略早已有了細致的規劃,那么所謂的軍議,不過只是扶蘇作為試探與觀察的方式而已。
后一個可能性,相對來說更為符合扶蘇的性格習慣。
那么問題是,昭國對于未來的戰略是有著怎樣的規劃呢?
將龍懋與趙括的辯論隔絕在心神之外,龍陽君開始跳出兩方的打算,專心思考起昭國可能的戰略。
要思考昭國的戰略,除了面前不明動向的公子扶蘇之外,有一個人是如何都繞不過去的。
當然是昭王政。
眾所周知,昭王政滅楚之心從未淡過。
當年之所以同意華陽夫人的請求,最關鍵的一點還是在于嬴政不希望滅楚的大功被當時大昭的實際掌控者丞相呂不韋奪取。
以當時呂不韋遠超當日后勝的權勢和能力,若給其再有滅楚大功,嬴政的地位必將岌岌可危,甚至連親政都是奢望。
而在呂不韋倒臺之后,大昭在做東出滅國的第一步盤算之時,嬴政首先考慮的,仍然是滅楚。
只是當時群臣都沒有自信能夠滅亡一個土地人口都遠超大昭本土的萬乘之國,尤其有上將軍王翦的極力反對,這才讓嬴政堪堪打消了直接滅楚的打算,轉而滅韓。
事實證明,這是一個極為正確的選擇。
但經此兩事之后,天下人也都明白了,滅楚,一直是昭王政的心病。
世人雖然明白昭王政當日阻止滅楚的原因,但事到如今,無論別人如何去想,昭王政自己總會拿自己與亞父呂不韋作比。
當日的呂不韋都有能力滅楚,那么今時今日所掌國力遠勝亞父的昭王政,難道就做不到嗎?
恐怕在他心中,何時能夠滅楚,何時才是昭王政向自己證明,自己已經完全超越了呂不韋的陰影了吧。
心病還須心藥醫,嬴政心病的良藥,自然就是滅楚。
那么扶蘇如今的態度,就值得玩味了。
難道是昭王政想要滅楚,但扶蘇并不認同嗎?
想來也有道理。
扶蘇為何雖然不是太子,但卻有著遠超其他公子的地位和聲望?
若說扶蘇能力優秀,文武全才,仁義禮智信俱全,故而深得百姓愛戴,這龍陽君是承認的。
而且就這幾日親自觀察來看,扶蘇的“賢公子”之名,并非是昭國朝堂自家吹噓起來的。
至于其人甚至有能力與大家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