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太子的意思,扶蘇的心思便不同了。
首先,“太子黨”中人雖然少有位高權重的,但此時已經形成了氣候,接下來只要扶蘇不做出太過出格的事情導致他們受到打壓,他們日后的仕途只會青云直上。
第二點,在伐魏與留城之戰后,扶蘇在軍中的威望已經接近了危險的地步,即便始皇暫時不會猜疑,扶蘇也不準備繼續染指兵權了。
伐楚之戰后,統一徹底只剩下了時間問題,此時隱居幕后推動變法進程,對扶蘇而言才是接下來更重要的事情。
而推動變法,扶蘇需要一個更為合理合法的大義名分。
雖然國中人人都將扶蘇視為大昭必然而然的儲君,但一日始皇沒有點這個頭,扶蘇便永遠與其他公子拉不開事實上的差距。
公子的地位雖然同樣很高,但要以此來推動變法,仍是顯得力不從心。
而一旦成為太子,就將截然不同了。
太子,可是有開府之權的。
時過境遷,如今若能坐上太子之位,好處大大的有。
但這一切,都還只是虛言與猜測,目前更重要的是,要如何避免被始皇選擇為大楚攝政的人選。
“如此說來,一旦爭得太子之位,我就能避免赴楚攝政了?”
“不必爭,爭不得。”這一次,卻是李清與樗里偲異口同聲。
兩人對視一眼,李清低頭喝水,由樗里偲先為扶蘇講解,“不必爭,因為無論從國中局勢,還是公子如今的聲望,都是太子的不二人選。即便公子赴楚任攝政,數年之后,這個太子之位仍然會是公子的。”
“爭不得,是因為王上不會允許公子公然覬覦王上的無上權威。”李清補充了下半句話,“到時候公子等來的不會是太子之位,而是……”
不必說完,扶蘇等就明白了李清的意思。
理解歸理解,可這樣一說,扶蘇就又有點懵了。
“既然爭不得,那該如何利用王上想要立太子的意圖,來避免赴楚呢?”
“公子不爭,可有人必會爭的。”
“胡亥?”扶蘇皺眉道,說起爭位,他第一個想到的名字就是這個,不過話一出口,他就明白了李清真正意有所指的人,“熊啟。”
要爭位的人當然是胡亥,但在他身后的,仍會是趙高和熊啟。
而好巧不巧的是,大楚攝政的位置,正好也是扶蘇與熊啟二人。
因此這一局,看似是爭奪大楚攝政之權,實則是爭奪大昭太子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