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朝之后,扶蘇的吐槽仍是停不下來。
又是漢中。
果然又是漢中。
你們拿這個忽悠人熊槐忽悠了整整三十年。
接下來還準備用來忽悠他的兒子熊橫。
有沒有點人性了?
反正自從漢中被昭國攻占了之后,這地方每隔年就肯定會被提起,用來勾引楚國。
主要是因為這個地方對于楚國而言實在是太過重要了。
重要性相當于河西之地對于魏國。
魏國對河西有多少怨念,楚國對漢中就只多不少。
所以也難怪大昭君臣沒啥新意。
因為實在是太好用了。
而楚國也實在是配合。
每次一提起漢中,楚國的態度就是……“嗯嗯嗯,你說的都對。”
也不是楚人不長記性。
打個比方。
如果有人告訴你只要按一個按鈕就給你一百萬,你按不按?
哪怕明知這很有可能是在耍你。
反正有一百次,我都按一百次。
畢竟,萬一呢?
然而這個計謀,很快宣告了破產。
先說屢試不爽的漢中利誘。
事實證明,熊橫的腦子比他爹在楚國之時稍稍清醒一點。
給出的回答也很光棍。
漢中?你給我就要。至于廢后嘛……我可以試試,但你得先把漢中給我。
那就是沒得談咯。
大昭朝臣們或許都在心中浮現出了一句話你在想桃子。
面對熊橫如此沒有誠意的回復,眾臣無不義憤填膺。
當年張儀以漢中六百里騙熊槐上當的時候,也是要讓楚國先與齊國斷交。
那時候沒人覺得有問題,如今風水輪流轉,昭人便不再愿意了。
都是老雙標了。
利誘沒了用武之地,威逼的手段也同時遇到了阻礙。
在這里得夸一下老將廉頗。
不再將楚國劃分為東西戰區的好處很快體現了出來。
集中了全國所有戰略資源之后,雖然輸掉了洪澤湖水戰讓壽春面臨了兩線壓力,但將大部分資源傾斜到西線之后,廉頗出乎所有人預料地做到了將大昭新老兩代戰神全部阻擋在鄢郢一線的驚人工作。
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得到了南國炎熱的天氣,復雜多變的地形,以及廣袤領土的幫助。
在北方都能感受到了酷暑,在南國自然更為讓人難以忍受。
而且楚地多沼澤、湖泊,在炎熱夏季中也是瘧疾等感染病滋生的肥沃土壤。
對于不習慣南國氣候的昭人來說,楚國簡直就不是人能待的地方。
自進入三伏天以來,每日因為天氣原因造成的非戰斗減員,遠遠要比楚人正面給昭軍造成的損失大得多。
而這還是在已經經過楚人數百年居住,而得到了廣泛開發的楚國北方地區,再往南去的話,氣候、蚊蟲等會更加可怕。
扶蘇幾乎難以想象歷史上的大秦士卒是如何能夠克服嶺南的艱苦條件的。
王翦與白起對于朝中令其試探性攻擊冥扼關的回復措辭不一——王翦老成委婉,白起更為直白——但總體意思是一樣的。
去是能去,不一定能回得來。
因為除了前述的氣候、地理原因,還不是昭軍所要面對的最嚴酷的問題。
最為令人頭疼的,還是甘茂早在扶蘇第一次使楚時就提到過的一點楚國實在是太大太大了。
在廣袤的敵境上作戰,昭軍要解決的最大的問題當然還是補給。
而在楚國境內,承擔補給的道路,別說是跟昭國相比,就連當年的西魏都大為不如。
當然,如今經過扶蘇,以及接手后的百里郡守的不斷開發,已經具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