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北軍諸將的連連表態,扶蘇笑意盈盈,不斷點頭贊許。
至少在這一點上,扶蘇相信北軍將士的確是用了真心的。
畢竟,沒人會愿意自己掙錢的機會被人打攪了。
接著扶蘇又談到了第二點,“這個第二呢,也是給大家提個醒。市集開在定邊附近,是我的意思。原因前面也說了,一方面是借助北軍的聲威,另一方面也有犒賞的意思。畢竟。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哈哈哈,太子說得對,肥水不流外人田!”這種糙話,顯然更受廝殺漢們的歡迎。
“可有一點,等給將士們點個醒。既然我將市集放在定邊,那肯定就是想讓咱們北軍沾沾光的。但是,凡事都得有個度。我可不想到時候匈奴人,甚或是昭人的客商把狀告到王上那邊去。
“到時候,我丟了面子是小,王上怪罪下來,定邊上下都得吃掛落,而且之后恐怕好事兒也就輪不到咱們北軍了。這一關節,大家要好生思量?!?
這話說得明白,沒人聽不懂。
就是你占便宜可以,把市集給你放這兒,就是讓你沾光的。
但是占便宜歸占便宜,要是心太狠,占得太厲害,讓王上都看不下去了,那對不起,我扶蘇第一個不能饒了。
別看扶蘇說什么“丟了面子是小”,那都是場面話。
一國太子真丟了面子,那能是小事嗎?
當然,這種話沒必要說得太透。
大家大小也都在官場上混蕩過,這點道理還都是能明白的。
便是真有不明白的,回去也自會有同僚提點。
正事終于講完了,接下來就到了更為輕松的晚宴環節。
太子難得來一趟北疆,作為駐扎此地的北軍,自是要做好這個東道。
席間,司馬靳自然很是吹噓了一番自家在草原上的英勇表現,順帶也稍稍試探了一下扶蘇的口風。
看得出來,對于幾個月之后的春季攻勢,司馬靳還是很上心的。
當然,幾路主將以他的資歷和能力是不用考慮的,但字里行間,司馬靳都是想問問能否去撈一個副將。
畢竟已經錯過了伐楚的大好機會,如今司馬靳可不能再缺席了伐趙大戰。
其實司馬靳的要求并不過分,以他司馬錯嫡孫的身份,如今又有還熱乎著的戰功傍身,撈取一個副將的資格其實并不難。
然而問題在于,如今大昭的武將實在是太多了,盯著那幾個副將位子的,且同樣有能力的人也不少。
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相比較王賁、羌瘣、楊端和、辛勝等將而言,司馬靳并沒有多么出彩的地方。
甚至若非章邯、李信等年輕小將的年齡實在太淺,他的排名或許還要再往后稍稍。
而且以司馬靳的性子,在已經有過獨立領軍經驗之后,還要他給好友白起做副將是不大可能的了。
而上將軍一般而言又喜歡命楊端和為副,而且在楊端和有獨自領軍且大勝以及力克勇將趙奢的戰績在前,王翦沒必要臨時換人。
更為難受的是,如今老國尉司馬錯亡故,司馬珩又并未從軍,司馬家在軍中的勢力一落千丈。
雖然大家都念著老國尉的好,不會對司馬錯有什么苛待,然而朝中無人的情況,對武將而言仍然是一大難題。
于是,才有了司馬靳扭扭捏捏地探扶蘇口風的舉動。
對于好友的請求,扶蘇并未一口答應,當然也沒有直接拒絕,而是想了想問道“如今伐趙的幾路主將雖然還未徹底定下,但若不出意外,十有八九還會是上將軍、白起、蒙將軍三人領銜。”
司馬靳在聽到白起的名字時撇了撇嘴,卻還是點點頭,認可了扶蘇的說法。
“白起那里……”
還沒等扶蘇說完,司馬靳果然把頭搖得如同撥浪